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好戏连台晋韵长

来源:太原日报 2025年10月14日 07:48

油彩的神韵、眉眼的笔意、发饰的风华,共同勾勒出晋剧的魅力。

戏歌《千秋梨园情》

晋剧《关公》

好戏连台,戏迷过足瘾。

晋剧《于成龙》

晋剧《挡马》

晋剧《十八罗汉收大鹏》

晋剧《杀惜》

晋剧《真假钟馗》

戏曲舞蹈《戏韵流芳》

晋剧《闹天宫》

晋剧《扈家庄》

识别二维码 观看短视频

  秋光潋滟,梨园声起。第二届晋剧艺术节在太原翩然启幕,如同一轴缓缓展开的锦绣长卷,以舞台为帛,以声腔作线,绣出传承的脉络,将百年的戏文温润地绣进当代人的心田。

  艺术节以“繁荣晋剧艺术,创造美好生活”为弦,轻轻一拨,便是四省同音、千伶共曲。开幕之夜,晋剧《于成龙》铿锵开锣,那清廉风骨、浩然正气,不仅回荡在剧院的穹顶之下,更叩击着观众的心扉。而后登台的“梨园晋彩”,亦是好戏连台。折子戏里见真章,青年演员水袖轻扬,眼波流转,恰似春芽破土,鲜活而充满希望。那转身的一个回眸,那拖腔的一缕悠扬,无不是时光淬炼的结晶。

  薪火传承,在这一方舞台上被点亮。纪念晋剧大师牛桂英的舞台上,经典唱段再度响起,仿佛时光的回音壁,让大师的艺术灵魂在今天的声腔中重生。流派的芬芳,不曾随岁月飘散,反在青年传人的喉间愈发清亮。晋剧作为文化瑰宝,其魅力不仅在于声腔之美,更在于那融入血脉的文化记忆——古戏台的斑驳立柱、手抄工尺谱的泛黄纸页,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剧种的根深叶茂。

  当最后一记锣声余韵渐远,艺术节的华章暂告段落,但晋剧的种子已随风播撒。它在一代代人的喉间传承,在千万观众的心头发芽。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温暖的传递——薪火相传,戏润民心,晋韵长流……

  策划 边素庭

  统筹 孟中 贾鹏

  摄影 米国伟 耿婧媛

  文字 平原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