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太原市连续多日降雨,但连绵阴雨并未浇灭游客的热情。10月1日至8日,省城文博场馆接待游客量与门票收入再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123.02万人,门票收入1774.71万元。其中,外地游客70.37万人,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省(自治区)。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化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国庆中秋假期,太原市文物局对外开放晋阳古城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双塔博物馆、崛山围山博物馆等直属文博场馆21处,围绕国庆、中秋,推出晋祠菊花文化展、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等主题和社教类活动75个(线下73个,线上2个),举办唐刻华严石经展、国保太原摄影展等展览167个(线下57个,线上110个),迎接全国游客参观,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晋商博物院作为我省第一家夜间开放的博物馆,推出“古院新韵·潮玩国庆夜”系列活动,游客们在中西合璧的古院之中,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晋祠园林中心“花中君子:一脉相承的菊耀流芳”第二十二届晋祠菊花文化展在国庆中秋假期如约而至,一步一景、景景动人,让晋祠不仅成为游客的“秋日约会地”,更成为城市的“文化会客厅”;崛山围山博物馆围绕古建筑和中秋节,举办“月满窦祠,‘饼’投好礼”“中秋访窦祠,灯谜话团圆”等现场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中秋习俗,让游客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据统计,假日期间,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91.14万人、门票收入1484.50万元,与2024年89.10万人、1302.71万元相比,分别增加2.04万人、181.79万元,增长2.29%、13.96%。
国庆中秋假期,太原市红色文化场馆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人们纷纷走进这类场馆,追忆革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心中深深扎根。
10月1日至5日,太原解放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14.17万人次,其中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47万人次。现场,社会团体和亲子家庭成为参观的主力军。众多游客在纪念展陈、主题雕塑等核心区域久久驻足,他们凝视每一件展品,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介绍,深切感悟英雄精神,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家长感慨地说:“带孩子来这里,就是想让他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在假期中同样迎来了“参观热”,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抗战文物,仿佛是历史的“讲述者”,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回那段烽火岁月,重温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为了让参观群众更好地了解抗战历史,博物馆特别组织了红领巾讲解员及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公益讲解服务。这些年轻的讲解员们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热情,讲述着一个个抗战故事,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