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智改数转网联”主线,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攻方向,我市开始实施《太原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8年)》,太钢集团、山西晶科能源等企业也行动起来。政府、企业共同促进钢铁等传统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推动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向智能化跃升,进而提升太原制造整体发展水平,为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试点开始进行
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于2024年启动,中央财政对入选城市给予奖补资金,旨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信部、财政部今年确定了26个试点城市,我市位列其中。
为高效、规范、有序推进试点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和政策引领作用,市工信局制定了《太原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8年)》。
我市聚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三大试点行业,通过落地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实施“点线面”示范工程,促进钢铁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型,装备制造向智能化跃升,电子信息产业向关键领域拓展,摸索出一套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可复制、可推广方案,形成“标杆引领、行业共进”的技改新路径,带动制造业全行业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领军企业打造样板
试点过程中,我市将推动三大主导行业规上企业累计完成改造200家,显著增强关键领域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与市场供应的抗风险能力。
太钢集团在市工信局的总体策划下推进各项试点工作。该集团计划通过智能化轧制产线升级、富氧燃烧工艺革新、高盐废水深度处理,构建起核心生产环节的清洁化技术体系;同时加快真空复合板材、智能管道系统、高效电机等高端材料与装备研发,推动特种钢材向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延伸,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数据整合与工艺参数动态优化,推动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太原钢铁产业链打造成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的示范样板。
山西晶科能源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项目专项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执行团队,进一步明确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与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建立与各协作单位畅通、高效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解决在技术对接、资源调配、进度同步等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各方步调一致,无缝衔接。晶科能源将保障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市工信局重点推动四个方面工作任务,更好实现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目的。
加强重点项目全流程管理。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项目评审、资金拨付和评价验收全流程监督,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使用规范、透明、高效。坚持“成熟一个、评价一个”的原则,严格核查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成效,确保每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评价。
推进三大试点行业新型技术改造。建立需求、问题、场景“三清单”,在规上企业设备更新诊断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供需对接、案例分享、定制咨询等常态化公共服务,推动改造企业与服务商精准合作。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公益与市场相结合,联合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完善太原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政策服务、项目管理、链式诊改、技术攻关、供需对接、产融互助等特色板块,丰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陪伴式服务。
推广新型技改典型做法。围绕三大行业工艺革新和设备升级,建立场景分级评估体系,遴选优秀案例,提炼共性解决方案和标准化模块,降低中小企业改造成本。开展专家驻场和“一企一策”精准辅导,举办技改成果展、案例分享会等活动,构建完整的新型技改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