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法治初心映基层

——记市人大代表、山西弘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白蓉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殷雪鸢 2025年10月09日 06:58

  在市人大代表队伍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代表:她既是执业22年的资深律师,又是连续两届当选的市人大代表;既在法庭上维护公平正义,又在基层社区倾听民声民意。她就是山西弘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阳曲分所负责人白蓉。9年来,她将法律专业与代表职责深度融合,用扎实的履职实践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基层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扎根基层:做群众身边的法律“守护者”

  “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不仅是解决纠纷,更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白蓉代表履职的初心。

  作为一名来自法律界的代表,她深知基层是矛盾最集中、法治需求最迫切的地方。自2017年首次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她就把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作为履职的起点,将专业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她的推动下,全所20余名律师十年如一日地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免费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活动。看似简单的服务背后,是白蓉和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十余年来,他们为4个乡镇的13个社区、37个村提供义务法律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98件,为弱势群体撑起法律的保护伞;在“清化收”工作中为5个乡镇审查各类合同331份;全程参与村(社区)换届选举法律保障。

  更令人感动的是,她把法律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在黄寨镇精神病院,她带领值班律师3次上门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多次与阳曲县总工会联合深入企业,为员工普及法律知识;在每年的“3·15”“12·4”等重要节点,组织律师印制法律宣传资料,走上街头为群众分发讲解。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正如她所说:“不能让群众因为不懂法而吃亏,更不能让法治在基层失声。”

  履职为民:当好民意传递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称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这句话白蓉不仅常挂在嘴边,更落实在行动中。

  她积极参与市、县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代表联络站平台上,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在“代表进站入点听民情解民忧”主题活动中,她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调研,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并推动解决。

  调研中,她以法律人的敏锐眼光,发现了基层法治建设的三大痛点: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部分村民遇到问题习惯“找关系”而非“找法律”;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足,专业法律人才短缺;法治宣传形式单一,效果不够理想。这些问题成为她建言献策的重要依据。

  在人大期间,她围绕基层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建议:《关于提高我市法院“执转破”案件质效的建议》《关于破解新业态未成年人保护难题的建议》《关于“统一全市法院诉调衔接制度,提高调解案件执行率”的建议》……这些建议立足实践、指向明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已转化为具体政策。

  除了建言献策,她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响应市人大安排,对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印发的《诉前督促和解通知书》工作指引、关于确定网络司法拍卖起拍价的实施指南等制度办法进行专业审查;积极参与执法检查、听证会等活动,对司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展望未来:以专业之力护航法治进程

  如何更好履职,白蓉有着清晰的规划。

  “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她表示,将持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联系群众方面,她计划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设立代表信箱、开展线上交流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对于提升议案建议质量,她表示,“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分析论证,确保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她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议案建议办理进度,加大跟踪监督力度,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她特别注重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她将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制作普法短视频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基层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白蓉深情地说,“作为人大代表和法律工作者,我将始终站在群众身边,用专业守护正义,用履职传递民声,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