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教育频道

“新时代好少年”以行动作答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聂如凡 2025年09月10日 09:03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评选,中宣部文明培育局确定了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名单,我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汾东学校魏言谊和临汾同盛实验中学抗震救助少年团(申延辉、柴宇喆、李凯楠、韩昊哲)等5人获评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无愧于这一荣誉称号。

  凡星不凡,微光成炬。14岁少年魏言谊连续8年奔跑在公益之路上,创办石榴籽乐学营,参与蒲公英服务计划——2025青少年博物馆志愿服务,不仅从小爱好阅读、践行公益阅读推广,而且关爱留守儿童、传递向上向善力量。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今年1月10日晚,临汾市尧都区突发4.1级地震,临汾同盛实验中学迅速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在撤离过程中,申延辉、柴宇喆、李凯楠、韩昊哲4名同学挺身而出,帮助两名行动不便的同学安全撤离。

  担当不是选择,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自然流露;成长不是功利性的速成,而是价值观引领下的长期坚守。他们用行动作答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不仅要培养独善其身的能力,更要塑造兼济他人的胸怀;不能输在起跑线固然重要,但“跑完全程”的毅力锻造同样不可忽视。关键是,让每个孩子都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找到为之坚守的人生方向,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温度的完整的人。

  斯宾塞在《教育论》中写道:“教育的伟大目的并非传授知识,而是增进行动。”“新时代好少年”以行动作答,让教育的本质清晰可见:不仅在于教育学生“走向成功”,更应教会孩子“如何成人”。一个人拥有坚韧的品质、健全的价值观,才能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内生动力,在躬行中淬炼人格之光,为走好漫漫人生路注入不竭动力。

  人生在世,若无信仰,便如浮水飘萍,碌碌终生。要懂教育,更要懂时代。我们都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新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浪淘沙,最终会逐渐淘汰机械化生产的“流水线产品”,留下的是对所认定之事业富有高度热情、愿意耕耘一生的实干型新青年,担复兴大业、做时代新人,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建功立业。

  向“新时代好少年”看齐,闻令而动、起而行之。一些教育仍停留在“知易行难”的层面,必须敢于做出改变。否则,学生或许能背诵见义勇为的定义,却未必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能写出民族团结的作文,却未必能在生活中践行包容与理解。好的教育应该是,不满足于分数的竞争,而更看重品格的塑造;不囿于知识的传授,而要做到精神的引领。

  家校社协同育人,当好“教育合伙人”。家长多一些陪伴和引导,学校和社会多创造一些实践机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人格思维健全、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独立个体,让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新时代好少年”是荣誉、更是鞭策。学业为本,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能囿于“分数至上”的窠臼、使孩子成为一台台“考试机器”。只有尊重孩子作为人的自主性,重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品格熏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