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退休英语教师戴绍爱已在快手、抖音平台发布205个古诗词诵读作品,字正腔圆的配音与AI打造的诗意背景,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手机屏幕内外,她以“老有所学”的执着,让古诗词在数字时代漾起新的涟漪。(《太原晚报》8月27日)
60岁退休教师借AI之力传播古诗词,不仅打破了“传统与现代格格不入”“老年人难以融入科技时代”等刻板印象,更为我们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传”向未来,提供了可能路径。
退休之后,身体健康的长者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够投身于那些曾经向往却迟迟未付诸行动的兴趣之中。醉心于古诗词者不在少数——这一点,从戴老师作品的广泛传播就可见一斑。然而,从“我也想试试”的念头,走向“乐在其中”的持续实践,并非易事。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往往需从“老有所学”开始。面对新技术的涌现,是止步于旁观,还是积极参与其中,结果迥然不同。
退休阶段,或许是人生中最远离功利色彩的时期,人们可全心追随自己的志趣。当然,一切深度的愉悦皆需付出,戴老师也不例外。她自退休之初便确立目标,每晚坚持抄诗、朗读、调整语调,遇到生僻字便查词典,把握不准的平仄便反复跟读专业录音,这种“字字较真”的严谨,恰是传统文化传承中最应珍视的精神底色,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最大保证。事实上,作品点击量多少已不再重要,沉浸于过程本身所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已是生命最好的回报。
一味沉湎往事,或过度担忧未来的健康,均无益于生活品质的提升。相反,勇敢尝试新事物,将心中所爱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赋予退休生活真正的质量与活力,这也正是当代老年人应秉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