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青年博士们在美锦醋业参观。司勇 摄
从太重的大国重器,到美锦老醋的醇香厚重,再到太锅的国际领先技术,让参加2025年“青年博士太原行”调研活动的博士生赞叹不已。青年博士们纷纷表示,太原生态向好、气候宜居,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太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生态宜居
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专业的博士生庞云天是第二次参加“青年博士太原行”,“我就是太原人。”回到家乡,小庞很是兴奋。
此次“青年博士太原行”调研活动的第一站是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绿树掩映下的研发大楼显得大气整洁。
作为“共和国长子”,太重用一颗赤胆忠心,有力地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七十余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太重人秉持锐意进取、为我先锋的闯劲,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韧劲,开拓创新、笃行致远的干劲,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500余项第一,谱写了新中国装备制造业腾飞的壮美画卷。
“我小时候去过太重原来河西的厂区,这个新太重还是第一次来,感觉就像换了个天地。”庞云天说,他就读的是环境专业,对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比较关注。早些年太重所处的河西地区,工矿企业集中,设备落后、资源浪费,生态环境不好。进入新时代,太原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绿化东西山,治理边山九河,同时淘汰落后产业、搬迁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我记得2024年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248天,优良率接近七成,这个成绩放到全国也不差。”小庞说。
来自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卫宏阳则对清凉太原大为赞赏——还是太原舒服。小卫来自临汾市尧都区,对临汾及北京闷热的夏季感受颇深,“太原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很热。”小卫笑着说,太原对外招揽人才,气候也是一张重要的王牌。
企业欢迎
在考察参观中,青年博士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接待。
“晋创谷·太原”是省级创新驱动平台,2023年12月22日投入运营。该平台聚焦先进制造、能源与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以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产业化为核心业务,首批入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山西大学等5所高校院所的68个科研团队及初创企业。平台配备政务服务、金融支持、科技评估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并设立中试基地及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晋创谷·太原”入驻企业太原赛因新材料科技公司,企业负责人张一飞介绍了企业的石墨烯产品。他表示,科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此次“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企业十分欢迎,期待今后有更多机会和青年博士们深入交流,构建产学研模式,助力企业发展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在太原锅炉集团,“人才是第一资源”并非口号。太锅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目前已选聘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共20多名博士进入博士工作站,重点攻关企业凝练的重大关键课题,入站博士带着课题进站、围绕课题研发、形成成果出站,形成了由院士、博士后、清华工程硕士组成的高端领军人才梯队。
就业首选
此次“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让太原科技大学材料专业博士生宫宇收获不少。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博士行调研活动,感觉有些企业和我的专业很对口。”宫宇说,他研究的方向是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比如普通钢材里加铬可以防锈,加镍可以耐高温,这些都和太原的金属冶炼、加工行业关联密切。”宫宇说,太原提出打造“1233”重点产业链,和他专业对口的就有高端金属材料、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两条产业链。“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太原发展高端金属材料、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产业链,前景非常好。我明年毕业,就业地首选就是太原。”宫宇说。
调研中,设在美锦醋业的清徐“博士小院”,为众多青年学子报效家乡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据了解,“博士小院”由美锦醋业和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共同组建,双方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互惠互利,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