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处暑将至,太原的天气不再那么炎热,风里带着丝丝凉意,一早一晚有了秋天的味道。(《太原晚报》8月20日)
太原的秋,从不是诗词里遥不可及的朦胧诗意,而是浸润在市井烟火中的实在滋味。清晨的巷口,提着菜篮的大妈与遛弯归来的大爷碰面,一句“这天儿真舒服”的招呼,以及“这菜真新鲜”的回应,道尽了太原秋日最朴素的惬意。
从容,是秋日太原最深刻的隐喻,更是城市发展智慧的折射。路边的银杏叶缓缓飘落,不似春叶萌发时的急切,也不似夏叶繁茂时的张扬,“慢慢来”的节奏,恰是对从容最好的诠释。当夏日的燥热退去,万物不再急于生长,而是以沉淀的姿态迎接收获。老人们在暖阳下闲谈,年轻人于静谧处阅读,孩子们在落叶中奔跑……这并非生活的停滞,而是懂得在扩张时稳健,在奔腾中沉淀。近年来,太原在转型发展中注重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的“秋日式积淀”,才有了如今这满城的从容景致与百姓心头的踏实暖意。
真趣,则藏在秋日太原的烟火气中,印证着“劳动创造价值”的朴素真理。走进公园,游人对一串串海棠果的关注,是对自然馈赠的温柔凝视,红彤彤的色泽里藏着季节更迭的诗意密码;采摘园中,孩子们亲手摘下的葡萄之所以更甜,是因为劳动让味觉与情感产生了共鸣。城市的生命力始终扎根于“亲手创造”的乐趣中。当人们为枝头的果实驻足,为飘落的树叶俯身,实则是在与自然对话、与劳动对话。秋天的馈赠让人们懂得,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最朴素的快乐往往最动人。
于从容中见深刻,于细微处得真趣。这般秋日太原,恰似一首悠扬的诗篇,在岁月长河中缓缓流淌,诉说着生活的本真与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