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热评

健康生活从细小处开始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袁剑锋 2025年08月15日 17:54

  8月13日,市卫健委发出倡议,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防治工作以防蚊隔离和对症治疗为核心。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全市8月至10月开展以灭蚊、防蚊、避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太原晚报》8月14日)

  一场以灭蚊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市铺开,这是对基孔肯雅热的针对性防控,公共卫生治理正在向精细化、全民化转型。

  蚊虫孳生的“温床”往往藏在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阳台的花盆托盘内、地下室遗忘的空桶中、绿化带里堵塞的排水沟……这些细节恰恰是公共卫生治理的难点。对市民而言,“翻盆倒罐”清理干净自家积水,举手之劳掐断了蚊虫孳生的源头;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者来说,填平洼地、堵塞树洞,琐碎工作及时阻断了传播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公共卫生的失守往往始于对细小之处的轻视。

  防控手段迭代更显科学治理的智慧。既有纱门纱窗、防蚊闸等“硬件升级”,也有投放杀幼剂、定期消杀等“动态管理”,物理防蚊与化学消杀的组合拳,避免了“一刀切”的粗放式防控。尤其对花卉市场水生植物每3至5天换一次水的细致要求,既兼顾了行业特点,又守住了防控底线。

  在这场以灭蚊、防蚊、避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中,要义是对“小”的重视。不再依赖“大规模消杀”的粗放模式,转而聚焦“每个积水点、每只蚊子”的精细管理,体现了公共卫生治理的成熟之处。毕竟,能防住一只蚊子的孳生,就能避免一场潜在的疫情扩散;每个市民都能密切关注身边的积水,就能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防蚊于微,既是对健康的守护,更是对生活态度的重塑。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