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家长带着5岁儿子在楼下乘凉。家长光顾着打电话,全然没留意孩子走出了小区。(“并州新闻”客户端8月5日)
从“低头接电话”到“抬头找孩子”,短短几分钟,却足以让一个家庭陷入恐慌。当下,在智能设备织就的信息网里,守护儿童安全更需“走心”。
手机等智能设备在带来通信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习惯性认知,铃声响起下意识接起电话,这样的行为,其实潜藏着很多安全风险。
科技赋能生活,更需为儿童安全“加码”。首先,别让屏幕分走护娃的专注力。家长可以设定“无手机陪伴时段”,带孩子外出时开启手机“专注模式”,将重要联系人设置为“紧急呼叫”白名单,避免无关信息干扰。同时,通过情景模拟教会孩子基本自救技能,记住住址和父母电话,走失时学会留在原地求助穿制服的人。其次,学校和社区要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组织孩子在现实场景中沉浸式体验掌握自救技能。
数字时代的便利不是“分心”的借口,我们要学会给手机设限、为陪伴留白。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