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是南中环桥封闭后的首个工作日,南中环桥周边路网及相邻过河通道,交通压力骤增,车多缓行较严重。(《太原晚报》7月22日)
城市交通主动脉的暂时“休眠”,给周边路网造成了很大压力。面对这预期中的“阵痛”,交警部门早已未雨绸缪。从提前监测研判、发布拥堵预警,到全警清晨7时就位疏导,再到灵活采取间断放行、事故快处等措施,正是这些在车流中全力以赴的身影,支撑起了“堵而不乱,有序通行”的底线。
桥梁维护乃至道路施工,都是城市成长的必经过程。南中环桥的封闭,是为了更长远的畅通。眼下绕点路、多花点时间,实属无奈之举。作为出行链条上的个体,我们要给予足够的理解,以实际行动为施工工程提高效率。
不妨错开高峰,以时间换顺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门,或者稍微推迟些。关注实时路况,灵活调整,避开最拥挤的时段,自己轻松些,也帮大家疏解点压力。不妨绕行远端,空间换时间。别总盯着最近的那座桥,多看看导航,选择车流量相对较小的外围路线,哪怕多开几公里,可能也比堵在“主干道”上干耗着更快、更省心。不妨选择绿色出行,既效率又环保。短途出行,公交、地铁、共享单车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必须开车出门时,试试拼个车,车上多一个人,路上就少一辆车,效率高了,成本也摊薄了。
眼下,交通管理者正用预案和汗水努力疏导,我们出行者要用理解、耐心和一点点的灵活变通来担待这份“不便”,这份基于共同目标的默契,就是应对交通“阵痛”最好良药。
施工不易,出行不便,还请大家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