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惠民医院胃肠医生表示,盛夏来袭,冰镇饮料、冰淇淋、冰西瓜成了消暑“标配”,但吃不对可能引发肠胃不适甚至健康隐患。这是由于夏季气温升高,人体血管处于一种扩张状态,吃生冷食物极易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和胃肠功能紊乱。如何既能享受冰爽,又避免伤身呢?
一、夏季如何安全吃冰?
1、食用安全的冰饮
一定要购买正规产品,买的时候要看好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就是注意看成分表,可以直接选择成分少的,添加剂少的冰饮。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切开后请尽快食用,尽量一次吃完,如一次吃不掉,建议尽早冷藏,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2、适量的吃“冰”
吃冰消暑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吃的分量,才不会让身体跟着胖一圈,得控制吃的量:冰激凌,每天不要吃超过80克;雪糕或冰棍,每天不超过一根。
3、慢慢地吃“冰”
吃冰过快容易对内脏血管造成刺激,冰品入口可先含在靠近嘴唇的嘴巴前端,等冰融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不要以上颚来含,以免上颚腔附近的神经受到低温刺激而引发疼痛,甚至眩晕。如一些低温保存的食品,如酸奶、冰西瓜、冰牛奶等,建议可以先室温放置20分钟或适当加热后再吃,以免太冰伤身。
4、在合适的时间吃冰
早晨空腹不要吃冰,饭前、饭后1小时不要吃冰,不然会影响消化、妨碍营养吸收。如果要吃冰,在中餐和晚餐之间,比如下午3点左右比较热的时候是吃冰最适当的时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切忌睡前不要吃冰。
- 这些情况下切忌吃冰
1、剧烈运动后或大量流汗时也不要吃冰
这时身体体温较高、血液循环快,吃冰会让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2、某些慢病患者不宜吃冰饮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冷饮,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胃溃疡、胃炎、肠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多吃冷饮,甚至应忌冷饮,因为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差,吃冷饮后容易刺激消化粘膜,影响消化功能,加重病情。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选择零乳糖的牛奶,不宜食用冰牛奶。
3、月经前期、月经期间不吃冰
吃冰会让子宫收缩,使经血难以排净,造成经痛。
4、老人不宜食用冰饮
老年人一般消化功能减退,对冷饮的耐受性也有所降低,所以不应该大量吃冷饮,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