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万花筒

从“黄腰带”到黑光灯 科技守护城市树木健康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姗姗 2025年05月09日 10:22

  最近,北京、上海等城市部分路边的树木缠上了“黄腰带”——新型防虫胶带。那么,“黄腰带”防病虫害效果如何?它的防治原理是什么?除了“黄腰带”还有哪些虫害防治手段?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甘丽萍。

  利用害虫趋黄性

  “黄腰带”的颜色并非随意选择。甘丽萍说,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有趋黄性,科研人员通常利用这种趋黄性诱捕目标昆虫。例如,在蔬菜园和果园内粘贴黄色黏虫板,在森林的地面摆放黄色盘子,便可诱捕飞虱、跳甲等害虫。“黄腰带”与这些诱捕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鲜艳的黄色能够引诱害虫主动飞向表面涂有特殊黏性物质的胶带。一旦害虫接触胶带,就会被牢牢黏住,从而达到高效杀虫的目的。

  记者发现,“黄腰带”多缠在树干1.2米处。对此,甘丽萍说,高度的选择也有科学依据。首先,大多数害虫的活动范围为距离地面1米至2米处,缠在距地面1.2米处的“黄腰带”,可以吸引大部分害虫。其次,因“黄腰带”需要定期更换,1.2米的高度方便工人操作,也不会破坏城市树木的观赏性。

  不仅如此,“黄腰带”多由可回收的聚乙烯塑料制成,表面涂的胶为几乎没有味道的纯天然生物胶。这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更避免了化学药剂导致的害虫抗药性增强问题。

  甘丽萍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为树木缠“黄腰带”的做法充分利用了害虫的趋黄性和生物习性,是一种环保、简单的物理防治方法。

  多种手段齐发力

  “以往,物理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多用于大型果园或农田的病虫害防治,现在被逐步应用在城市树木上。”甘丽萍介绍道,除了缠“黄腰带”,黑光灯诱捕法、性激素诱捕法等物理防治方法也被用于城市绿化病虫害防治。

  黑光灯诱捕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树上安装黑光灯,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吸引害虫,再结合物理装置实现诱捕。性激素诱捕法则通过在树上悬挂涂有性激素的诱捕器,吸引雄性害虫以达到杀虫目的。

  甘丽萍补充道,生物防治方法也是绿色防治害虫的方式之一,即采取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和以植物治虫等方式,用一种生物去对付另外一种生物。

  以虫治虫是较为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防治人员会利用寄生蜂的寄生特性来控制害虫数量。例如,中红侧沟茧蜂等寄生蜂会将卵产在害虫棉铃虫体内。当寄生蜂的卵孵化后,幼虫会以棉铃虫的组织为食,致使棉铃虫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以菌治虫的方法更为丰富。苏云金杆菌能产生伴胞晶体蛋白,当夜蛾类幼虫等鳞翅目害虫取食含有该菌的物质后,伴胞晶体蛋白在害虫肠道碱性环境下被激活,破坏害虫肠道细胞,进而使害虫染病死亡。真菌白僵菌则通过孢子接触松毛虫体表,在适宜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穿透体表进入虫子体内,大量繁殖并分泌毒素,致使松毛虫因生理机能紊乱而死亡。

  以鸟治虫是城市树木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发挥鸟类的治虫作用,一些城市在树木繁茂区域悬挂巢箱,为大山雀等益鸟以及其他有益生物打造适宜的栖息之所。这种方式不仅保护了鸟类种群,还能借助鸟类对城市害虫进行有效控制。

  以植物治虫是利用植物自身的有效成分来防治害虫。比如,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应用范围更广,能够防治多达250余种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害虫以及地下害虫。

  “我们常见到的给树干涂白是一种性价比高、副作用小的化学防治法。”甘丽萍说,用矿物源药剂石硫合剂涂白树干,可以达到杀菌杀害虫的效果。涂料具有肥药双效的特性,毒性低,药效持久,且不易让害虫产生抗药性,至今仍是城市树木常用保护方法之一。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城市树木病虫害监测。未来,城市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将会更加环保、可持续。”甘丽萍说。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