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云:“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并自注“葡萄酒出太原”。益华炼白葡萄酒厂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了清徐葡萄文化博物馆。走进这里,可以感受古老的葡萄文化和酿酒技艺,也能看到现代葡萄酒生产工艺。在桥头街,闻着醋香,在宁化府益源庆醋坊排队买醋的人每天络绎不绝。
时光流转,产业更迭。一座座老厂房有的已完成历史使命,有的历久弥新仍在运营中,但其中的一物一件,既是珍贵的工业遗产,也是城市的文化富矿。它们的一次次蝶变,让工业遗产焕发出新活力、展现新光彩。
见证历史 历久弥新
冬日的桥头街,拎着大大小小醋桶的人不时出现。闻着醋香,即使是初来乍到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找到宁化府益源庆醋坊。店门口,一名男子搬出4个巨大的醋桶,等着装车。“这一桶有三四十斤?”市民吕建强顿时觉得手里5升装的桶太小了。
宁化府益源庆醋坊始于明洪武初年,以制醋、酿酒、磨面为生的家庭小作坊为起点,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见证了山西醋业乃至中国醋业的发展历程。目前,这里保留着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发酵缸、陈酿缸等上百件工具,老掌柜用过的钟表和罐子等,这些老物件的保留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共同见证了酿醋发展历程,承载着特定时期的记忆、技术演变和社会文化信息。
清徐炼白葡萄酒在我国葡萄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最早有关清徐炼白葡萄酒的文字记载见于《唐本草注》:“总收取子汁,煮之,自成酒。蘡奥、山葡萄并堪为酒。”益华炼白葡萄酒厂一直沿用这一煮炼技法。酒厂建设清徐葡萄文化博物馆,将厂房建筑、酿酒设备进行整体保护,对反映酿制技艺、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的文献资料建档立案、传承保护。作为国家AAA级景区,这里丰富的馆藏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等,把清徐葡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串联起来,集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产研游学于一体,吸引了众多游客。
活化利用 焕发生机
走进一座座饱含历史沧桑的老旧厂房,徜徉在炼铁高炉、蒸汽机车、铁皮水壶等生产设施设备之间,就像置身于太原厚重的工业发展历史之中。一座炼铁高炉矗立在太钢博物园的中心位置,从1932年筹建,到2007年退役,它总共生产了近1000万吨钢铁。翻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史册,可以找到这座高炉的身影。太钢博物园内的厂史展览馆,全面翔实地回顾了太钢从初创时期的小型钢厂,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的辉煌历程。
历经100多年风雨的百年军工企业太原兵工厂,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2021年10月,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太原兵工厂建立的“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亮相,“老厂新用”从设想走向现实。开园以来,文化产业园承担起中小学生研学、企事业单位团建、主题教育等作用。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太原现存较多见证城市发展历史的老工业建筑和见证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设备,保留了具有很高工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字号和生产技艺,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按照《太原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太原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文化品位。其中涉及工业遗产13处,现已开发利用的有太钢博物园和汾西重工苏联援建厂区工业遗产项目。规划利用开发项目包括太原兵工厂工业遗产项目、太重苏联专家楼项目、益源庆宁化府老陈醋酿造技艺等。
在做好保护工业遗产工作的前提下,太原鼓励利用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产业等新模式。同时,利用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将工业遗产的历史故事进行可视化展现,形成生产、旅游、教育、休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旅游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