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热评

垃圾分类需小事巧办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薄 鸿 2024年11月15日 10:12

  11月10日,在阳曲县商贸新街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通过社区人员的讲解,居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垃圾如何分类,并知晓蓝桶是收集可回收物的,能变废为宝。(《太原日报》11月14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标配”。如何让人们的思想从“要我分”转为“我要分”,从“教我分”到“我能分”,还需要将垃圾分类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垃圾分类其实有窍门可循,有妙招可用。小事巧办,则事半功倍,精准高效。

  阳曲县商贸新街社区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向群众讲解垃圾如何分类。“会腐烂的”“能卖钱的”“有毒的”,寥寥几语,简单快捷,让人在处理垃圾时能快速分类,不需多想。

  垃圾分类窍门不少。有人将垃圾分类编成口诀、儿歌、顺口溜,比如“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可回收。残羹剩饭瓜果皮,内脏枝叶是厨余。电池药品杀虫剂,日化用品是有害。”好记又有趣,轻松掌握分类方法。垃圾分类妙招很多。有市民将废旧纸盒改造成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清晰标注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让垃圾在源头就有了明确归宿。

  这些小窍门、小妙招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让民众从心理上不再抵触,环保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值得大力推广。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让我们运用精细化思维,小事巧办,把难题变容易,把繁琐变简单,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参与,使绿色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