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通常遇到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因某个或某几个牙周围有炎症或其他原因需要拔除,但由于糖尿病和感染等原因,迟迟不愿拔或者大夫不给拔,有的一拖数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那糖友们到底能不能拔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拔牙?拔牙时需注意什么呢?

在正常人的口腔中,每毫升唾液约有5亿个细菌。但糖尿病患者由于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口腔酸性增加,同时唾液量减少,口腔内的细菌便容易“惹事”,在牙齿及周围组织易引发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牙周及牙龈疾病,导致牙齿松动和龋齿,口腔内的松动牙齿和龋齿不及时清除,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拔牙导致的创口感染、创口延迟愈合等又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促使糖尿病恶化。

糖尿病患者不可轻易拔除牙齿,但对于有拔牙适应证,而又无法保留的牙齿,可进行拔除,但拔牙前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术前控制血糖及血压并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生长。糖友们术前血糖应控制到以下目标:空腹血糖(FBG)≤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血压应控制在160/90mmHg以下。

②术前降糖药物的使用:对于既往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FPG在4.4-6.1mmol/L),可以坚持使用原口服降糖药;如果血糖控制一般(FPG≤7mmol/L),也可以坚持使用原口服降糖药,但要在术前3-5d改换为短效制剂;对于以前使用胰岛素或者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FPG>7mmol/L),应控制好血糖水平,并在术前3d改用短效胰岛素治疗。

③空腹不宜拔牙:糖友拔牙最好在进食早餐后1~2小时进行,因为此时胰岛素作用最佳,血糖较平稳。
④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差,易出现拔牙后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发生炎症和疼痛。所以,除了在手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外,拔牙前后应给予抗菌药物,术前用3%双氧水进行冠周冲洗。

⑤拔牙两小时后方可进食。饮食宜吃稀饭或流质食物,不宜过烫。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舔伤口。拔牙后前两天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若伤口出血不止或不时吐出血块也不要惊慌,更不要反复吐口水,可以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塞于伤口上,稍用力咬住10分钟即可止血。如果不能控制,要尽快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用未经消毒的纸、棉花、牙粉等塞入拔牙伤口内,以免术后感染。

糖尿病患者通常比较重视心血管、眼底、肾脏的并发症,容易忽视对口腔的预防,殊不知口腔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还可能对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糖友们平时该如何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呢?
(1)首先控制好血糖。
(2)其次,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洗一次牙,以清除牙石、牙垢,不给细菌“惹事”的机会。
(3)再次,坚持餐后漱口,用稀释的小苏打水或清水漱口。弱碱性水能纠正口腔内偏酸的环境,抑制细菌生长。漱口时应闭口鼓动两腮及唇部,使溶液能够在口腔内充分地接触牙齿、牙龈,同时最好使用牙线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4)最后,勤刷牙。每日早中晚各刷一次牙,每次三分钟,用力不宜过猛,水温以35~36℃为宜。细菌易长在齿缝以及龈线(即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等部位,刷毛应在牙齿、齿缝及龈线部位进行清洁,且刷毛须与牙齿表面呈45。角,这样才能使刷牙的清洁作用最大化。
综上,拔牙与糖尿病相互影响,糖友们可以拔牙,但在拔牙前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好牙齿,才能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本期专家:刘师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委员,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山西省健康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免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和康奈尔大学附属医院。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垂体、肾上腺疾病等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