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新闻纵横

“老巷烟火繁华”系列报道20

景大叔串串:沸腾一锅 有滋有味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任蕾 杨沫 摄影 张昊宇 郭苑甫 2024年08月01日 20:07

调制蘸料

品尝串串

  东岗路街头,小吃店林立。包子、饺子、面条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景大叔串串”位列其中,门脸不大,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内敛,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饭馆。

  四面八方的食客来到这里,陌生人、老熟客同坐一桌,面前是热气蒸腾、煮满串串的锅子,拿起串串蘸满芝麻酱,入口之后唇齿留香,直呼过瘾。

  闹对了

  景大叔名叫景太生,运城市盐湖区人。1993年,34岁的景太生怀揣200元从老家来太原创业。说是创业,其实对景太生来说,就是想做点能够养家糊口的小买卖。启动资金少得可怜,做点什么成为难题。当时,他看到一人食的砂锅菜在太原很流行,但买砂锅对他来说,成本又比较高,于是,利用之前当兵时在炊事班帮厨的经验,他决定降低成本,对砂锅菜进行改良。

  他用50元钱买来一个火炉、一口锅、一些食材,最早在小五台的路边摆摊,彼时,他给自己小摊起名“小景串串”。早上6时起床,晚上11时打烊,景太生为了自己的小生意起早贪黑。后来,他将摊子摆到了省人民医院附近,来吃串串的人也越来越多。说来奇怪,有一段时间他在其他地方摆摊,一整天都无人问津,而回到老地方,生意却火爆异常。于是,这里成了他的大本营,而“小景串串”也慢慢地变成了“景大哥串串”。

  2003年,景太生有了自己的门店。时光飞逝,他头发开始变得稀疏、皱纹越来越多,生意却越来越好。他在太原买了房,子女在太原安了家,而“景大哥串串”也变成了如今的“景大叔串串”。

  吃美了

  中午12时,正是饭点。太原人老安走出家门准备“觅食”。当代人常有的选择困难症,在老安这里完全不存在。景大叔串串店就在他家楼下,下楼、掀帘子、进店,老安没有丝毫迟疑。他拿起店门口摆放的芝麻酱,桌前一坐,芝麻酱一摆,筷子一掰,“来两串丸子”,一切就绪,老安开吃。“他家在路边摆摊时,我就常吃,现在在我家楼下开店,那更得常来。”作为老主顾,说起这家串串店,老安滔滔不绝。“他家主打一个食材干净、新鲜,也符合太原人的口味。”将丸子放入沸腾的锅中一涮,再放入蘸料碗里一蘸,配上一罐冰镇的“大窑”,那叫一个惬意。请他推荐一下自己的最爱食材,“丸子、脆皮肠、牛肚”,老安脱口而出,“脆皮肠必须是煮裂开的,那样才入味儿”。景大叔串串店开了30年,老安吃了20多年,“一个月也就来吃个十几次”,这里,俨然成了他就餐的“食堂”。如今,儿子受他影响,也成了串串店的常客,成了他最忠实的“饭搭子”。

  从阳泉来的王先生和妻子中午找饭馆吃饭,误打误撞来到了景大叔串串店,“网红”“很火”,对于这家店的关键词,他们并不知晓。但是味觉不会说谎,吃了几个牛肚和豆腐串,两人都觉得,“味道确实不错,芝麻酱也很香。”“咱们阳泉这种模式的串串店还是比较少吧?”“我好像没见过……”夫妻俩边吃边交流,桌边的竹签子越堆越多。

  “拼”成了

  景大叔串串店,“拼”是特色。这家店里有7张圆桌供食客吃饭,名气大、食客多,桌子不够怎么办?“拼”就对了。

  店内墙上挂着的宣传板上写有几个字“拼桌就餐拼出队友”。人数多“占领”一张桌子,人数少那就“占领”一个凳子。在吃货的世界里,不分I(内向)人和E(外向)人。

  景大叔的儿媳郝志丽常年负责看店,对于“拼桌”的好处,她最有发言权。郝志丽称,这家店附近有很多公司,中午会有很多职场人士来此就餐。几个同事一起闲聊,拼桌的人听到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插上一句。一次,她亲眼看到,有几个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正在交谈,旁边一起拼桌的人立刻加入话题,向他们咨询外出旅游的一些事宜,最后还加了微信。一个串串小店,仿佛一个线下版社交平台。

  陌生人拼成一桌,会不会造成收费混乱?答案当然是“不会”。景大叔串串店有个收费“123”法则,他们将穿串串的竹签涂上颜色,“一白二绿三蓝”,白颜色竹签一元、绿颜色两元、蓝颜色三元,吃完数竹签,拼桌无边界,收费不会错。

  选好了

  口碑佳、食客多,景大叔串串店每天人气超旺。好吃才能吸引人,而这家店好吃的秘诀就在于用香料熬制而成的“灵魂锅底”。走进后厨,一口不锈钢桶锅映入眼帘,热腾腾香喷喷的浓汤底料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景大叔家的老汤要放不少于15种中药材,而且一味也不能少,白日里熬煮不停。

  不同于四川火锅串串的麻辣鲜香,景大叔串串的老汤味道更适合北方人口味。“这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独一份!”说起老汤,景大叔一脸骄傲。他说,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味道,让人们爱吃,真材实料,“不能骗了人家,坏了胃口。”

  不仅汤底浓郁,食材的选择也很讲究。要说店里最受食客欢迎的串串,当属用萝卜、面粉制成的素丸子,外酥里嫩,每日现炸;脆皮肠,带点儿熏味,煮熟后外层裂开,入口爆汁;豆腐串,是景大叔专门从老家运城甄选而来,有嚼劲儿,很入味……

  早晨不到9时,景大叔串串店已是热火朝天。十几个员工分工有序,洗菜、削皮、切片、串菜,各司其职。距离中午开门营业还有两小时,大家都在忙碌着,一刻都不敢耽误。景大叔更是早早到店,食材挑选、汤底熬制、清洗蔬菜……每个步骤,都不能忽视。“保证每一片青菜都洗得干干净净,每一片土豆都切得均匀美观。”景大叔坦言,别看店小,但也得注重细节把控。一个多小时后,秘制的汤底熬好出锅,此时,从清晨开始忙了一大早的景大叔才能坐下来喝口水、抽根烟,稍微休息一会儿。

  去年,景太生生了一场病,需要每天服药。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来到店里,亲自熬汤底,参与门店管理。食材干净、新鲜,是景大叔串串店生存的根本,也是景太生30年来始终如一的坚守。在他看来,“做餐饮的,真正成功的秘诀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