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三园蒸饺店外景

美味蒸饺

小店内景

制作蒸饺
7月28日,烈日高照,上午9时刚过,户外已是热浪阵阵。家住太原市柏杨树北二街太钢118小区的徐世文大爷和老伴,顶着酷暑,赶到了附近829路公交七府坟站点。他俩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坝陵北街的马三园蒸饺店。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10时40分,徐大爷和老伴准点首批进店,“一份扒羊肉,两笼牛肉蒸饺”,落座无需看谱点单,便开启了与老店之间的默契暗号。
“要吃好,得赶早!”用徐大爷的话说,家住太钢附近的老饕儿,没有不知道马三园的。“30年老店,几经搬迁易址,虽然离家挺远,但隔三岔五就会来吃一次,不吃的话肚子会想。”说话间,店内已是食客盈门、座无虚席。其中,不乏像徐师傅这样的老两口,已是耄耋之年,仍惦记着这一口老味儿。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却偷不走留在记忆深处的珍馐美馔,尤其对于一些家住老城区的太原人,食遇人间,就是不惧山高水长,也要和心心念念的味道久别重逢……
一道美食 满心牵挂
在太原,说起蒸饺,多数人的记忆里,“认一力”几乎就是代名词。不过,对于一些家住北部老城区的老饕儿来说,马三园蒸饺或许才是心中的“白月光”。按他们话说,衡量美食的标准中,色香味形的评价体系过于繁杂。人都是感性动物,若是一样美食,能在许久之后回想起来,仍忍不住流出口水,一定差不了。“马三园”的蒸饺,就属于这种许久之后想起依然口水连连的美食。
1994年,42岁的马树园在原太钢柏杨树街附近开了一家面积为50平方米的清真饭食小店,这便是马三园蒸饺的雏形。小店开设之初,便以传统牛肉蒸饺为特色。凭借独特的配方、干净的原料、上佳的口味,迅速在太原城北名声大噪,尤其是家住太钢附近的居民,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爸爸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店面取名‘马三园蒸饺’。”如今,马树园的儿子马骏负责饭店的日常经营管理。他告诉记者,30年来,“马三园”的地址有过几次变化,但无论如何,曾经的食客,如今的“吃货”,总是循着那不变的味道,踏进大门。
食物的法则中,味道就是毫不讲理的第一要义。夏日午时,阳光越发炽烈。12时40分,年近六旬的老客邢志盛排号近20分钟后,终于等到了一张空桌。他习惯点好蒸饺,再来盘拌羊脸。“吃了快30年了,就中意这个味儿。”老邢饶有兴致地说,蒸饺做得好是有讲究的,皮薄馅多,圆滚滚的皮子看起来要干湿正好,懂行的都知道这是火候把握精妙的极好证据。另外,夹起一只一口咬下,汤汁在口腔内炸开,要吃起来浓郁不腻、瘦而不柴、馅汁丰盈、口味醇香。“切记,蒸饺不能从中间夹。因为馅多,汁水多,从中间夹力道不平衡,馅儿容易滑出,要从一头夹。”
一口爆汁 满嘴流汤
2023年,马三园蒸饺店搬迁到新址。整个府城文道巷历史文化街区,串联了拱极门、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坝陵北街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使得老店更多了一丝文化魅力。“马三园”前厅后院,共18张餐桌,几乎日日爆满、天天排队。在这里就餐,食客们耐心“尝鲜”,只为听到一声“上桌了”,用片刻美食抚慰心灵。
蒸饺好吃与否,关键在馅儿。每天早上8时整,72岁的马树园都会到店坐镇,对馅料把关。他要求严格、烹制讲究,原肉必须是新上的鲜牛好肉,肉馅肥瘦相间,打馅不能出水,成馅柔软粘黏。除了拌馅技法,馅儿的好吃还在于秘选佐料之功劳,胡椒、小茴香、花椒等,再加入料酒、小磨油、精盐、味精搅拌成水馅。“马三园蒸饺之所以余香留口,特别之处是酱油的使用,非生抽、非老抽,选自传统黄豆酱油。酱油中的酱香、油香、豆香,和肉馅中的香味物质充分结合,如此才能产生口感鲜美、浓郁不腻的蒸饺馅料。”说起蒸饺成馅,马树园自有心得。
“马三园”的传统牛肉蒸饺,现包现蒸,大约20分钟左右,笼腾浅雾下,冒着热气的蒸饺就出锅了,宛如薄雾之中一弯明月,爽眼舒心。一笼十只,蒸饺皮薄、边小、馅大,不开口、不露馅,莹润饱满,夹起一个,蘸点陈醋,一口咬下,汤汁在口中炸开,顿时满嘴流汤,让人欲罢不能。除了传统牛肉蒸饺,“马三园”的扒羊肉、扒口条、清炖羊尾尖等,至今保留着传统清真功夫菜的味道。“时下一些‘90后’‘00后’早已不解其味了,而对扒羊肉感情最深的还数‘70后’。”马骏介绍说。扒羊肉,是一道清真老菜,店内选用上好羊肋肉,肥瘦相当、红白分明,经过泡、洗、炖、切、蒸、扒等多道工序,做出的菜品汁明芡亮,软烂而浓香。还有马树园自创的干煸牛筋,提前用小茴香、花椒、精盐等佐料腌制牛筋,入味后再进200℃以上高温油锅炸制30秒左右,上盘后脆嫩鲜香。
一份坚持 满格情怀
“老食客都知道,店里推出的菜品不多,一共就十余道,但基本都属于炖蒸类功夫菜。功夫菜的精髓就在于返璞归真,不仅火候把握娴熟,还必须刀工精湛,用料考究,烹饪工序环环相扣,耗时费力,如此方可大成。”对于马树园和马骏来说,做餐饮不仅是营生,更是信仰。“一直坚持自己筹备所有食材,不使用半成品。只有把握住原料,才能做出最纯正、最健康安全的清真传统美食。”马骏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广告,能让我们走下去的就是手艺和口碑。”
相较于马树园的传统,马骏更喜欢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他说,社会在不断进步,清真美食也应该不断改良推广,既要坚守传统,也要在口感、设计、包装上大胆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人们吃着可口的饭菜,找的是感觉,品的是文化。而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应该将清真饮食文化推广出去,让传统清真美食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一方水土养一方深情,一道美食就是一缕牵挂。在太原老饕儿心里,马三园蒸饺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回忆和一种情怀。岁月的积淀和过往记忆连同美味的馅料一起包进饺子里,带着时光味道让老店依旧散发着独特魅力。在这里,人们吃的是蒸饺,品的是生活,寻的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