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文博游成为太原最具特色的名片 博物馆之城铺陈锦绣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陈辛华 2024年09月13日 07:43

  今年前8个月,我市各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854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达到历史高点。

  博物馆之城,魅力难挡。文博游,也成为太原最具特色的名片,将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一一铺陈开来。

  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太原独特的文化风貌,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01座。其中,备案博物馆41座、类博物馆60座,平均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建设初具规模。

  各美其美

  基于丰厚的历史底蕴、先行的政策引导、数量与质量并进的博物馆,太原掀起一波波文博游热潮,每到节假日博物馆游客爆棚,在厚重历史和瑰丽文化中感知太原锦绣。

  8月20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一上线,山西古建筑热度飙升,成为文旅流量明星。我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第一时间推出多项措施,稳稳接住这波流量,一周时间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攀上暑期文博热高峰。

  结合太原藏品资源、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我市建立了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类博物馆,形成特色博物馆集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馆城融合,人人共享”的博物馆之城。

  建设经典博物馆,打造文明传承创新高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传承城市历史,打造文化新地标。太原市博物馆、晋祠博物馆荣升一级博物馆,实现一级博物馆引领博物馆之城建设质的有效提升。

  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文化科创开放高地。5月,国家首批“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赴希腊古城,向世界展示天龙山石窟艺术的辉煌瑰丽。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从国保实物样本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和元素,以数字化技术打造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文物更鲜活可触。

  建设群众博物馆,打造文物活化利用新高地。开放普光寺、唱经楼等府城古建遗存10余处,成为文物古建筑活化利用典范,打造小而精、专而美的群众博物馆和城市会客厅。

  建设革命博物馆,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挖掘全市革命文物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依托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等重要革命旧址,创新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推出红色情景剧展演、红色情景微课堂、红色研学等。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人人共享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博物馆,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集中展示考古研究成果,透过文物讲述晋阳历史文化。

  以太原市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为主线,建设一批再现太原历史文化脉络与城市文明发展历程的标志性博物馆,完善历史类博物馆体系建设,全面展示晋阳文化特色。

  以晋祠博物馆为龙头,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古建筑博物馆等为补充,打造古建筑系列博物馆,从太原古建珍宝、古建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展示古建魅力。

  以晋商博物院为核心,亨升久旧址博物馆等为补充,打造晋商系列博物馆,展示晋商文化。

  以太原兵工厂博物馆为主线,各重型工业工厂展示馆为补充,深度展示太原特色重工业遗产。

  我市博物馆奇妙之旅继续前行。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将建成开放,打造集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文化宣传、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遗址公园,展示晋阳风华。镇城仰韶文化遗址现场复原展示也在进行中,凸显“九朝古都”历史文化价值,推动博物馆融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涵养太原城市底蕴。

  文化长河、时代脉动中,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文保”,守护文明传承。“博物馆+城市”,展现太原文化。“博物馆+文旅”,实现人人共享。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