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酱油醋罗非鱼

雁北羊肉烩莜面鱼鱼

黄米五仁油糕

厨师们正在烹饪菜肴。
秋冬时节,正是人们吃羊肉进补的好时机。对于吃货老刘来说,羊肉还得是晋北的好。9月2日晚7时,老刘如约来到南内环西街与晋祠路交叉口西北角,这里的晋食汇是他和朋友们的“根据地”,不仅羊肉正宗味美,还能和老板说说家乡话,共叙家乡情。
老板李永红是土生土长的大同灵丘人,来太原干餐饮已整整29年。如今太原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看来,山西饮食文化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店里不光有大同美食,还有晋中的包皮面、万荣的小炒肉、晋南的炒辣子……各地佳肴汇聚一堂。
严要求
说起和餐饮的渊源,还得从29年前讲起。1995年,年少的李永红开始在太原干餐饮。从洗碗工到传菜员,从服务员到领班,再到主管、经理,最后他在太原某知名餐饮企业当上了大经理,管理着26家分店,其履历不可谓不精彩。
“说实话,最早干餐饮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先养活自己,给家里多挣点钱。”回想当年,李永红坦言,职位再高,终究是给别人打工,想创业当老板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就这样,2022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接手晋食汇,“当时正赶上疫情,刚接手,就关门了3个月。”
说不慌,那是假的。怎么把饭店搞活?是李永红接手后一直琢磨的问题。
在他看来,好饭店不需要装修得多么富丽堂皇,干净、整洁就行,最关键的是饭菜要真材实料。
“绝不能有预制菜,每道菜品现场加工”“每周出一道新菜品”……靠着这些理念,他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后厨上,严格要求管理厨房,饭菜质量越来越好,特色菜品也越来越多,半年后,晋食汇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晋菜做得不错”“实惠量大”“菜品种类丰富”“家门口的好馆子”。
好味道
秋天到,贴秋膘。这两天,店长李娟忙得不亦乐乎,“酱油醋罗非鱼、大同烤羊排、雁北羊肉烩莜面鱼鱼等‘硬菜’特别受欢迎。”
做餐饮,最重要的就是好口味。
“不瞒你说,我就是专门来吃烤羊排的。”包间里,在太原工作多年的宋先生夹起一块羊排送入口中,向他推荐这道菜的朋友着急询问,“味道怎么样?”“鲜美可口,外焦里嫩,吃起来特别香。”宋先生连着又吃了好几口,才舍得放下筷子。
晋食汇的烤羊排选用晋北右玉羊,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结合、质地松软。羊脊排位于羊的脊背处,其骨多肉少,但含有脊髓,口味独特。
酱油醋罗非鱼也非常具有山西特色,醋香咸鲜,微辣微甜,上桌率很高。“罗非鱼刺不多,老人和孩子也能吃。”带着家人品尝美食的祝女士说。
真食材
好的菜品,离不开好的食材。
每周一早晨,厨师长郭金宝都会带着厨师们前往五龙口、肉联厂等地,查看价格、精选食材。
“市场上多了哪些新鲜的时令菜?”“哪家的猪肉最新鲜?”郭金宝都会记在心里。回到饭店,立刻和采购回来的食材进行对比,一看谁更新鲜,二看谁更便宜,择优选择。
这两天,正是白玉丝瓜和湖南青茄子大量上市的季节,郭金宝打算把这些时令蔬菜选购回来,“既能清炒,又能上汤,都是客人喜爱的季节菜品。”
在晋食汇,你不光能吃到山西名菜,北京名吃烤鸭做得也是一绝。家住小王村的赵园园最爱吃晋食汇的烤鸭,“他家烤鸭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好吃,点赞!”
老板李永红透露了烤鸭好吃的原因,“食材很关键”。店里的烤鸭选用的是北京烤鸭鸭胚,每天从北京直发回太原,要得就是新鲜、正宗。再一个原因,就是烤鸭是由纯正的果木烤制而成,并非电烤。这样出炉的烤鸭,才能皮脆肉嫩!
有创意
在晋食汇,还有一道每桌必点的特色菜——黄米五仁油糕。说起这道菜,李永红骄傲地说,“还拿过全省餐饮行业的创新金奖呢!”
它的制作过程很有创意。平日里常吃的泡泡油糕,是用黍子碾成的黄米磨成面加工而成。这道菜不然,它的外皮使用原生态的黄米制作,保持颗粒感,营养价值也不流失。馅料也更为丰富,有花生仁、核桃仁、瓜子碎、白芝麻和红糖,现场炒制而成。再经过高温油炸,即可食用。“绵软而不油腻,嚼在嘴里比普通油糕更有口感,馅料也不齁甜,怪不得是特色菜!”第一次品尝五仁油糕的郑女士连连称赞。
在晋食汇,还有很多别家饭馆吃不到的特色菜:
比如小米炒土豆丝,选用沁州黄小米和土豆丝“碰撞”,有食客评价它,“像是创新拨烂子”。
比如苦瓜冰,用新鲜苦瓜和百香果调制而成,配上醒目饮料和冰块,能够极大地去除苦瓜的苦味,秋天天气干燥,吃一口苦瓜冰,冰凉爽口,能够起到清热、下火的作用。
再比如全鱼宴,选用海南的龙胆石斑鱼,将一条重达20余公斤的鱼,做出十道特色菜,取“年年有余”的好寓意,特别受周边居民的喜爱。
29年餐饮路,李永红一步步脚踏实地发展,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干出了精彩人生。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将晋食汇这块餐饮招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