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老巷烟火繁华”系列报道㉒

“百味家宴”:面面俱到 口口留香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韩睿 通讯员 师振泽 摄影 张昊宇 2024年08月05日 07:49

  7月30日中午,艳阳高照,天气炎热。矿机宿舍百味家宴门口,顾客三三两两往里走。在这里,光是面食,顾客们就有许多选择,浇面、炒面、蘸面,红面、白面、豆面,粗粮、细粮、杂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态,虽然都是面,但颜色五彩斑斓,浇头琳琅满目,调和应有尽有。街坊们说,这里的面多少年也吃不够,每一种面,每一碗面,每一口面,都是享受。

  “9元大碗”是招牌

  在百味家宴,“9元大碗”的浇面是远近闻名的招牌。一碗面条足有半斤,而且卤也实惠。猪肉粉条烩菜、西红柿鸡蛋、黄酱瘦肉块、茄子土豆丁……每种卤都是干货满满,且不限量随便浇。不仅如此,油炸红辣椒、新鲜黄瓜丝、糖蒜、腊八蒜、香菜、葱花丝等,均不限量,全部免费。

  一位老街坊感叹,虽然现在谁也不缺吃,不在乎一碗面有多大量,但这个9元大碗半斤面,体现的是老板的良心。一位大妈表示,自己每次带着家里一个9岁大的孩子来吃饭,两个人一碗面足够了。

  这碗面里有学问

  在百味家宴,面的花样繁多,且把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发挥到淋漓尽致。比如,莜面、豆面等粗粮面,有长期食用不易肥胖的特性,深受减肥人士青睐;红面擦尖、莜面栲栳栳,含丰富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消化功效,中老年人十分喜爱;白面则最受年轻人欢迎,剔尖、揪片、拉面、刀削面、抿圪斗,更可以“变身”为西红柿蛋炒面、尖椒肉丝炒面、过油肉炒面等。

  每天中午人流量很大,为了让居民们快速享受到热气腾腾的面食,41岁的老板王永刚和厨师们一大早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和面是核心工作,王老板对不同种类的面食加水有严格要求,有的面食还要掺杂少量食盐;顺滑的口感离不开厨师们对面的不停揉捏,每一次发力,就是为了让面和得更均匀……只有提前工作准备充足,才能换来顾客的满意。

  每日午间,百味家宴宽敞的大厅里,顾客们吃面声不绝于耳,筷子触及碗底的声音如同交响乐,使王永刚心里颇有成就感。

  火爆单品咋出炉

  18元的过油肉炒面,是百味家宴最火爆的单点品。

  炒面的做法很讲究,仅肉的处理就十分严谨:不能用冷肉切片,必须保证似冻非冻的状态,保证成品的完整性;提前洗肉,在干净的盆里,放清水后加入一勺面粉,将肉在水中反复搓洗,再用清水冲洗;肉的腌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除了鸡蛋、淀粉,还要加入花生油和胡椒粉,起到肉质鲜嫩、去腥的效果。

  为什么不提前放盐?王永刚的解释是,过早放盐会杀出肉中的水分,导致肉片脱水。即使快炒,炒出来的肉也是又干又柴,影响口感。

  开火后,随着两次热锅冷油的操作,厨师将提前腌制好的肉片滑入锅内。这样不仅不会将肉粘连在锅上,而且会使肉在油中发出浓郁的香气。厨师用勺子把油均匀地淋在肉上,不停翻炒,让每一片肉均匀受热,随着醋的“滋润”,香气持续增加。继续操作,葱姜蒜下锅,持续增香,简单翻炒,加入料酒,软化肉质,最后加入配菜。终于,“主角”登场,提前过水的剔尖入锅,稍加翻炒,一碗色彩与香味共存的炒面就出锅了。

  伴随着服务员甜美的笑容,一碗香气扑鼻的过油肉炒面上桌了,心急的客人不怕烫嘴就开始品尝,春笋与木耳的“碰撞”,剔尖与过油肉的“较量”,身为这碗炒面的“裁判”——客人,不停地称赞:“好吃,好吃。”

  王永刚介绍,自己做过油肉炒面快20年了,这是独门绝技,一定不用怀疑。话音未落,接二连三的订单,又让他一头扎进了厨房。

  百味家宴为啥火

  在矿机宿舍,百味家宴堪称最火的饭店。

  这里,不仅面香量足价格低,菜品的性价比也让人惊喜。18元的干炸鲜蘑,那个量足的,端上来的瞬间就会让人惊叹;28元的过油肉一上桌,立即就引得围桌而坐的客人迫不及待地伸筷子……

  王永刚介绍,“百味家宴”的前身“家宴小厨”,小小的店面,距离百味家宴只有几十米,二者目前均在营业。说起店的来历,要回到2016年,那时已是太原某知名大饭店首席厨师的王永刚,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与妻子在享堂北街1号矿机宿舍俱乐部旁,租下了半间门面房,经营小饭店,从4张小桌子开始,做到了现如今的55张大桌。从十几平方米的家宴小厨,到如今600多平方米的百味家宴。

  “确保质量是努力的方向,顾客的满意是奋斗的目标。”在50多平方米的后厨,整洁的不锈钢柜上摆放着各种新鲜的食材和待上的菜品……在最重要的食材问题上,王永刚从来都是精益求精,严格把关。多年来,每天不到6时,他都早起去海鲜市场和菜市场,亲自选购最优质的肉蛋,并派出专人去选购新鲜蔬菜和调味品,面粉也是选用高标准面粉……他说,不能在食材上出现任何问题,要让大家吃得放心。

  如今,百味家宴名声在外,经常有太原各城区的食客来到这里,一致声称这是处“宝藏饭店”。越来越多来过的人,为他们的价格吃惊,为他们的分量赞叹,为他们的味道折服,为他们的服务满意。

  即便如此,王永刚也表示:“百姓家宴不是做不出八珍玉食,也不是装不出排场门面,但我还是愿意把重心放在那一碗碗太原人离不开的面食上!”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