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健康科普 |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健康提示

来源: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07月31日 17:18

  7月30日,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集专家分析研判,提出了如下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健康提示,提醒受灾群众做到“三不三要”,以减少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虫媒传染的发生。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消毒处理的水。

  灾区发生洪涝灾害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只饮用瓶装水或桶装水。因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在因缺水危及生命不得不饮用的情况下,必须静置沉淀、消毒后,煮沸至少15分钟,方可饮用。

  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淹死的病死禽畜。

  洪涝灾害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动物肉类腐败变质后产生的肉毒素等威胁生命,切忌食用。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建议深埋处理。扁豆等豆类需炒熟煮透后食用,也不可食用发芽土豆,不采食野菜野果野蘑菇,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3.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洪水过后,要尽快清理淤泥、垃圾,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体和环境。随地大小便可能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灾区要实行垃圾日产日清,防止病媒生物滋生,持续保持环境卫生。

  4.要积极防蝇防鼠灭蚊,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老鼠体内可能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洪涝灾害时,人与蚊蝇鼠等接触的机会增多,应加强蚊虫杀灭工作。建议灾区的室内采用苍蝇拍灭蚊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使用粘杀、捕杀等方法灭鼠,使用驱蚊驱避剂、蚊帐等防蚊,外出时穿长袖衣裤。

  5.要勤洗手规范手消毒,可减少肠道传染病发生。

  传染病极易通过用手触摸食物、揉眼、鼻孔等途径感染,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建议饭前便后,接触不洁物品后,加工食物时,要用香皂、洗手液、流动水正确洗手,可用75%酒精消毒手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6.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尽早就医。

  洪涝灾害期间,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等,可能是传染病的早期症状,要尽快就医,隔离治疗,防止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