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热评

疏堵结合 剪断“飞线”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宋鹏伟 2024年05月24日 09:38

  5月21日,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一起汽车起火警情,经查,火情是由于车主“飞线”充电引起。消防救援人员提示,汽车“飞线”充电更危险,一旦起火更难控制,往往整车被烧毁。汽车充电靠“飞线”,如此操作要不得。(《太原晚报》5月23日)

  从五楼飞下的电线,为厢式货车充电……在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已经成为重点整治对象的同时,如此高危的行为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消防人员的实验表明,“飞线”充电的危险性一目了然,早晚出事儿。与电动自行车相比,电动汽车发生火灾的后果更加严重,即使车主第一时间用灭火器处置,也很难控制火势。同时,由于电线多从住户窗户“飞”出,车辆距离居民楼很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通过楼房向上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更值得深思的是,如此大胆的高危行为,竟然已经持续了3年,如果不是发生火灾,恐怕还会继续下去,甚至不排除小区内有更多车主效仿。毕竟,相比安装充电桩,或者去公用充电桩充电,这样的方法省时省钱省力。只是,每一次充电,相当于一次赌博,筹码则是整栋楼居民的安危。

  这样的行为,并非该小区独有。在一些老旧小区,增设充电设备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管理缺失也是不争事实。有的小区没有物业,有的物业置若罔闻,有的虽然积极干预,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也无计可施。事实上,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确了“飞线”充电的执法单位与处罚方式,如《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类似行为,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而在很多地区,目前基层治理的焦点还是非机动车,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对于物业所承担的连带责任也不够明确。

  剪断“飞线”,一刻都不能等。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畅通隐患投诉通道,明确物业和社区等各方管理责任,及时将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长远来看,完善配套设施、严格执法与宣传教育,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治本之策。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