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病人如何控制血糖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时很多糖友对于控制血糖也存在着很多误区,比如说:“糖尿病病人不可以吃水果,因为水果比较甜,容易升血糖”。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梨这种常见的水果吧!
梨作为一种常见水果以其良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广泛欢迎,其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在饮料、果酒、果冻等食品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梨用于缓解便秘、止咳润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梨中不仅含有多糖、维生素和羟基酸,并且有丰富的多酚,皂苷等小分子成分。

多酚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主要体现在减少肠道对于饮食中糖类的吸收、调节糖代谢中的关键酶、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多酚最为熟知的是其中的黄酮、酚酸和单宁酸成分,它们对糖代谢的关键酶a-糖苷酶和a-淀粉酶均有抑制作用。研究报道一些多酚成分,如绿茶中的儿茶素、山奈酚、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丹宁酸、槲皮素、柚皮素等可以通过作用于肠道中的Na+依赖性葡萄糖转运体(SGLT1和SGLT2)来影响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多酚也可以影响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无论是在胰岛素敏感的组织还是非胰岛素敏感的组织中,有研究表明酚酸刺激外周组织糖摄取的效果甚至可以与主要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相比较,如槲皮素、白藜芦醇等可以通过AMP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将葡萄糖转运体运输到质膜来提高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富含多酚的食物可以对糖尿病诱导的心血管疾病起到保护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调节脂质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清除自由基,改善内皮功能和血管张力,增加血管舒张因子如NO的产生,抑制血管收缩因子如内皮素1产生。
此外,梨被证明具有抗炎作用、抑菌作用、抗癌作用等。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梨的,但是不建议多吃,建议少食少餐,每次最大量不超过二两,最好在两餐间或睡前食用,即上午10点,下午3点及晚上10点钟。糖友应该做好血糖的自我管理,使糖代谢控制在相对良好和稳定的状况下,并且平时做好血糖监测,一旦血糖持续在高水平状态,要重新调整食用量或停用。
【本期专家:刘师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委员,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山西省健康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免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和康奈尔大学附属医院。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垂体、肾上腺疾病等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