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将至,元宵正热销,“无糖”“低糖”元宵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睐。不过,专业人士提醒,即便馅料没加糖,可元宵的原料主要是糯米,进食同样会摄入糖分,所以也不宜多吃。
家住涤纶厂小区的独居老人朱大爷,有糖尿病,平时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还可以。最近亲戚来串门,带了不少“无糖”元宵。他心想,既然无糖,应该不会有事,晚上大快朵颐,一顿吃了10多个。没想到,次日清晨感觉不适,一测血糖,升至正常值的数倍。
2月19日,和泽苑社区的网格员高小梅陪着老人去了医院,经诊断,是元宵吃太多所致。老人想不通,分明“无糖”,为啥会血糖高。医生表示,“无糖”通常是指馅料没蔗糖,但元宵裹的糯米粉,也是多糖物质,进入肠道会水解。这样,吸收后还是要转化成葡萄糖,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网格员详细咨询医生后,在网格群里提醒居民:老人、小孩、大病初愈或肠胃不好的人,吃元宵要适量。在烹饪手法上,不少人喜欢香脆可口的炸元宵,但经过高温油炸后,元宵油脂含量更高,难以消化,最好煮着吃。
另外,吃元宵后注意减少主食摄入,应搭配蔬菜、大豆类、牛奶、鸡蛋及鱼虾等,保证食物多样化。不仅营养更均衡,还可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