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新春走基层 | 马坡村人的“吃水梦”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李杰华 文/摄 2024年02月08日 19:10
图为村口新修的水塔

  “等水塔修好了,就能24小时送水,洗脸、做饭再也不用担心没水了,也不用专门安排时间接水,想着就美。”

  “水的问题解决不了,规模养殖搞不起来,只能赶上几只羊到处放,这下好了,以后可以在家里搞圈养,不仅方便,还能多养些。”

  临近春节,阳曲县高村乡马坡村的村民终于告别一年的忙碌,在村里的小广场,晒着太阳,分享着一年的喜悦。大伙儿聊的最多的就是,村里24小时通水终于要实现了。

  实现24小时通水,是马坡村几代人的梦。4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武定川就是本村人。“在我最早的印象中,村里人吃水靠的是两口旱井。”说起村里人的“吃水梦”,他和记者拉开了话匣子。

  武定川说,原来村里有两口80多米深的浅层井,出水量不大,不到两三个小时,井里的水就变成泥汤,水也少得可怜,所以大家都是一大早就去井边排队打水。“那个井还是用辘轳提水,我当时年纪小,井口很大,不敢自己弄,村里长辈就帮我提水,我再把水担回家。”武定川提起吃水都是痛苦的回忆。

  就这样,一直到20多年前,有家企业在村子里建厂,占用村里打井的名额,承诺免费为村里送水。当时,为了配套深井供水,村里建了25立方米的简易集中供水塔,用于蓄水,并开始铺设上水管网,基本上实现了饮水入户。但由于水塔较小,只能定时为村民送水。

  随着水塔和管网的老化,吃水难的问题又逐渐显现。“现在蓄水池只能储存20立方米的水,管道也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武定川说,现在每天只能在下午1时到1时30分,为村民供水半个小时,但水压不高,村南头那些住得较高的几户村民吃水就比较紧张。

  一边聊天,记者一边随着武定川来到几户村民家。“吃水不容易,每天中午只能接两三桶水。”村民郭春梅家是东南角上地势最高的一户,靠蒸花馍和养羊为生。上午她出去送花馍,只有儿子在家。“中午来了水,水压很低,接一点水只够维持日常使用,羊圈里也有个水管,可以接点水用于养羊。”郭春梅儿子说,过年蒸花馍比较多,家里就需要去别的村拉水。还好村里开始建新的水塔,这下可真的有希望了。村民曲保科平时在外打零工,每天中午需要专门回来接水。“从县城到家,骑电动车需要半个小时,回来后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忙接水,可是家里地势高,接不了几桶就停水了。”因为水的问题,曲保科没少向村委会反映,村委会还帮他维修了老旧管道,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周围的村民听到在说水的事,也聚拢在曲保科家院子里。“目前水塔主体已完工,等今年解冻后就会进行工程收尾,5月份就能实现24小时供水了。”看着来了不少村民,武定川又向村民说起这次村里改造用水的事。饮水难,是全村呼声最高、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村“两委”一直想解决这件事,但由于投资太大,村集体无法承担。去年9月,得到县里支持,新建水塔项目终于得到批复并开工建设。该工程包括新建200立方米水塔一座,更换老化自来水管道5000米,投资约110万元。“当时,县水务局派专家在村里反复考察,最终选定在村口建水塔。”武定川告诉大家,新建的水塔有9米高,比村里最高处还高两三米,水塔蓄满水,可通过水压自流,送到全村。

  武定川为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全村264户,常住只有150多户,每天生活用水量约50立方米。新水塔使用后,不仅能保证24小时为村民供水,还有约150立方米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此次对原有的管网也进行了大的改造,除了更换老旧管道外,还新建了11个窨井,实现分片管理,再也不会出现一户修水管,全村停水的现象。听了介绍,大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都说村“两委”确确实实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实事,彻底解决了村民多年的用水难题。

  走出曲保科家,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已经开始贴春联、挂灯笼。村里也在主干道上悬挂了灯笼和彩灯,年的味道弥漫小村。一幅幅春联上美好的寄语,述说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期盼。

  水的问题解决后,武定川还有不少打算。他想着把村里的小街小巷全部硬化,让村里的环境更漂亮,村民更方便。他还想着围绕“水”做文章,利用村口近160亩的梯田发展大棚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想法很多,需要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实现,这样才能让大伙看到希望,团结起来一起向前奔。”武定川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