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市民于女士早就答应带两个孩子去玩雪。1月31日,于女士一家带着各式装备出发。“我们带了帽子、手套,怕摔疼了,还带了防摔的毛绒垫子。”放肆地玩了一天,想不到下午吃东西时,小女儿就嚷着眼睛疼。于女士没敢耽搁,赶紧带孩子去看眼科医生。医生做了检查,又仔细询问,得知他们刚刚从滑雪场回来,又没有做眼部防护,确认孩子是得了雪盲症。
雪盲症又叫电光性眼炎,属于辐射性眼损伤的一种,是指电焊、高原、雪地、水面反光紫外线等造成的眼部损伤。“人长时间置身于白茫茫的雪地,就会感觉眼睛不舒服。”医生说,这是因为雪地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高达95%,这时候的雪面光亮程度几乎接近太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反射后被人眼吸收,造成结膜、角膜上皮、视网膜损害。
雪盲症通常在照射后3至8小时发作,主要表现为眼部强烈的异物感、刺痛、畏光、眼睑痉挛、眼红充血等,严重的会出现短暂性失明。医生也提示,发生雪盲后,首先要离开雪面等高紫外线区域,闭眼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不要用手揉眼睛,也不可热敷;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嘱使用修复、润滑类的眼药水缓解症状;通常24小时后症状会减轻或痊愈,不必过分紧张,但如果反复多次接受这种强光刺激,会形成角膜慢性炎症,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
医生也提醒,春节临近,省城不少滑雪场、冰雪乐园等纷纷开园,公众在进行雪地运动时,一定不要忽视眼睛的防护,最好能佩戴可防紫外线的护目镜或者墨镜,以防眼睛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