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太原日报社全媒体大讲堂第九期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王海芳 2024年01月18日 18:54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

王海芳

  2023年8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一个中心”“六项原则”和“五个体系”。“一个中心”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体系”即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而“循环经济”这一名词在我国出现则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原则(简称“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相对短缺这一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从长远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3R”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从源头看,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1966年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开创性地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增长型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稳定型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来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就必然要走更加理性的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这一质的飞跃。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在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因此,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它们排列是有科学顺序的。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旨在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处理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即首先要在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和减少废物的产生;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弃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重新回到经济循环中;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这样的排序,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的三个历程:第一阶段,认识到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危害,人们的思想从排放废弃物提高到要求通过末端治理净化废弃物;第二阶段,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因此要求进一步从净化废弃物升华到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废弃物;第三阶段,认识到利用废弃物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利用废弃物到减少废弃物这一质的飞跃。

  对于再利用和再循环之间的界限,我们要认识到废弃物的再利用是具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再利用本质上仍然是事后处理,而不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废弃物再利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但并不能够减少经济过程中的物质流动速度以及物质使用规模。另一方面再利用本身还不能保证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活动。因为运用再利用技术处理废弃物需要耗费矿物能源、水、电及其他许多物质,并将许多新的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再者如果再利用资源的含量太低,收集的成本就会很高,再利用就没有经济价值。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辅以五大体系的支撑,才能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这五大体系分别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技术、资金、管理和监督、处于循环经济中的企业有经济效益。

  生态产业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科学内涵

  产业生态化,就是在生产资料和投入要素的采集、投入、生产、制造、产出的全过程中,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流通和消费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实践证明,推进产业生态化既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在确保生态系统功能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投入品,一方面通过合理运营实现生态资源的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产业的集聚和联动、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等方式,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可以说,推进生态产业化既是推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体现。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我国在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出的现实路径之一,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对于我国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因此,一味地发展经济或者单纯地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不适应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关键在于统筹发挥好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个主体的关键作用。

  其根本思路和实现路径如下:

  一、与时俱进打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制度根基,是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先手棋”。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政府要抢在前跑在先,发挥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释放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信号,提振绿色市场信心、激发绿色市场活力,有效开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是要完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补贴和税收体系,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和企业,建立分类补贴制度,提高补贴和税收的规范性,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双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行业发展规范,引导企业规范发展。进一步优化企业激励政策,通过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等模式,引导头部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三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关注碳排放、碳计算等市场领域,打造有梯度的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准入制度,逐步引导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四是要营造良好的生态营商环境,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尤其在碳排放、清洁能源生产等方面,打造绿色营商通道;五是要拓宽国内外市场,优化进出口和招商引资服务机制,对接国际绿色技术体系标准,引导企业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建设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和技术共同体,吸引外资和人才,推动产业与国际接轨。

  二、蹄疾步稳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是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引擎,要打造生态经济体系,第一要务就是要牵住绿色关键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从绿色技术开发到绿色产业转化畅通的绿色技术创新链和创新生态,实现生态经济体系绿色、安全、可持续。

  一是要加大绿色技术研发经费投入,集中资源开展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绿色低碳产业等技术的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二是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在绿色产业制造体系中的作用,利用国家实验室资源,推动绿色技术与产业化的对接,培育绿色新产业、新经济。三是要建设绿色科技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绿色创新网络,实现绿色化人才、知识、技能、资本等要素的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四是要融合数字创新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绿色生态和智能智慧化体系,并结合大数据和类脑计算等关键技术,将绿色环保元素融入全产业链条。五是要注重绿色生态型科技创新企业培育,通过政策引领、资金补贴等方式,培育一批绿色生态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激发绿色创新活力。

  三、聚焦重点优化产业链结构,实现绿色产能替代低效产能,是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关键步骤。

  产业发展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动脉,只有产业结构问题调整好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水到渠成,要敏锐把握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搭乘高质量发展快车,实现绿色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强绿色创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向绿色、有机、生态发展。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推动焦化、钢铁等行业实现碳达峰,严格控制传统产业碳排放,加快产能置换、淘汰落后设备,重点推动高能耗产业减量限量,有序推进传统供给替代物生产。二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共享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优化废旧物回收平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深化废旧产能与回收再利用联动合作。三是引导传统产业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设立奖惩机制,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实现全产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

  四、突出亮点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是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蓄水池”。

  构筑新的生态经济体系,需要发展新型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新的需要。发展新型生态产业,要因地制宜利用好我国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统筹好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清洁转型和能源供给、开发与保护、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

  一是构建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链条一体化。二是推进已有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集聚资源进行核电、水电等重大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节能环保型企业。三是加快生态与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生态要素吸引投资,发挥好“生态+”功能,重点推进依托地域资源禀赋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

  五、不遗余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全民树立绿色生活及消费理念,是打造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有力举措。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全民自觉树立正确生态与发展意识是有效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一是将“两化”理念纳入全民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道德义务感,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善于运用媒体宣传生态产业发展理念,普及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协调发展意识。三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在打击过度包装、铺张浪费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结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经济兴。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本钱,新的征程上,绿色生态的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的底色。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优先考量,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一目标尽快实现,扎实做好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变革,着力培育优势生态产业集群,全面营造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浓郁氛围,努力实现更加高质高量、更加绿色低碳、更加安全可靠、更加智慧便捷的发展,以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讲座地点:太原日报社

  主讲人:王海芳

  时间:2023年12月22日

  王海芳,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为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山西省矿山生态协会特聘教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太原市委智库专家,主要从事土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主持承担科技部土壤重大专项、省科技厅攻关计划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西山万亩生态园  牛利敏 摄

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清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汾河湿地公园 王韵菲 摄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