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健康教育是帮助并鼓励人们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或集体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市民形成健康行为,即“七不”:(1)不随地吐痰(有痰吐在手纸中扔入垃圾容器);(2)不无掩饰打喷嚏擤鼻涕;(3)不乱扔乱倒废弃物;(4)不随处便溺;(5)不在公共场所吸烟;(6)不带宠物进入公共场所;(7)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26.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什么要开展控烟工作?
答:因为烟草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有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
27.吸烟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吸烟能引起多种疾病。吸烟几乎影响到人体全部重要的组织器官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等。烟确实能致癌;吸烟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吸烟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引起脑中风;吸烟者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吸烟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28. “六小”行业指的是什么?
答:“六小”行业指的是小餐饮店、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小食品店。
29.什么叫“城中村”?
答:“城中村”指的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仍然保留的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地区。“城中村”是城市中的村庄,是城市形象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薄弱环节。
30.什么叫“城乡接合部”?
答:“城乡接合部”:是指城市市区与郊区的结合地带,是城市的窗口和脸面,也是城市交通的出入口。
31.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2.随地吐痰的危害?
答: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33.个人健康行为十条是什么?
答:(1)饭前便后洗手;(2)每天早晚刷牙;(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4)服装整洁;(5)勤晒被褥;(6)讲卫生公德(不乱扔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7)不吸烟、不酗酒;(8)每天进行一次锻炼;(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10)主动学习卫生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卫生科普杂志、专栏)。
34. “门前三包”内容是什么?
答: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35.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
答:在公共场所吸烟,一是污染环境,二是使不吸烟者被动受害,影响他人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
36.什么叫被动吸烟?
答:被动吸烟通常指吸入别人喷出的烟雾,每天达15分钟以上。也称为环境吸烟和吸二手烟。
37.被动吸烟对身体有危害吗?
答:有危害,甚至大于吸烟者本身。
38.什么是世界无烟日?
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39.什么是营养?
答:营养是人们为了维护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组织损伤等生物学过程而摄取食物,并经消化、吸收和利用其营养成分即营养素的综合过程。
40.人体七大营养素指哪些?
答:营养素是指对人体有生理功效,是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分为七大类:(1)蛋白质;(2)脂类(脂肪);(3)碳水化合物(糖类);(4)矿物质(无机盐);(5)维生素;(6)水;(7)膳食纤维(纤维素)。
41.不吃早餐的危害?
答:(1)容易导致低血糖;(2)饥饿感有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能集中;(3)容易发生昏厥;(4)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5)影响生长发育及工作、学习。
42.吃盐过多对健康的影响?
答:吃盐过多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还可使心脏病人的病情加重,成人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6克以下。
43.吃糖过多的危害?
答:(1)容易肥胖;(2)诱发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病、脂肪肝等疾病;(3)易患龋齿。
44.合理饮食应做到哪几点?
答:(1)吃好早餐;(2)科学分配三餐;(3)不暴饮暴食;(4)不偏食,不挑食;(5)主副食搭配;(6)荤素搭配,少糖少盐。
45.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
答:(1)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2)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3)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症;(4)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5)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6)流脑多糖体菌苗: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6.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注意什么?
答:(1)按气候变化添减衣服,防止受凉;(2)讲卫生、勤洗手;(3)调节饮食、加强营养;(4)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休息充足、多进行户外锻炼;(6)必要时进行预防注射或服中药。
47.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有何不同?
答:(1)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染(食物和水);(2)乙型肝炎通过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尿液等传染。
48.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
答:(1)及时治疗,在家休养者要按时服药;(2)注意隔离消毒(病人的碗筷要专用,毛巾、衣物要用开水煮消毒);(3)关心照顾病人,接触病人后要及时洗手;(4)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