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健康科普|爱国卫生·环境因素篇

来源:东川发布 2023年08月21日 15:02

  夏季,气温攀升,蚊虫活动频繁,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广大市民应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建健康的生活环境,共享美好夏日。

  病媒生物

  蚊虫

  夏季来临,气温不断攀升,蚊虫密度快速上升,蚊虫活动也越发频繁。除了“嗡嗡嗡”的环绕音令人心烦意乱之外,蚊虫叮咬更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威胁。蚊虫叮咬不仅会导致皮肤红肿、瘙痒,引发炎症。更严重的是蚊虫携带的病原体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

  疟疾:疟疾主要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登革热是一种具有自限性倾向的疾病,通常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恙螨

  恙螨多分布在温暖潮湿地区,滋生地为隐蔽、潮湿、多草、多鼠等场所,以江河沿岸、溪边、山坡、山谷、森林边缘及荒芜田园等杂草丛生的地为多;也可见于农作物区、菜园、瓦砾堆、墙角等处。恙螨常可引起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恙虫病: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并发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因心肺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患者多有野外活动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带有病毒的恙螨也可通过叮咬人体传播该病。

  预防措施

  ✍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除病媒生物的滋生地,如清理灌木杂草、改善禽畜圈舍、定期更换水培植物用水、倒扣放置户外闲置的容器。

  ✍消灭病媒生物传染源。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电蚊香液、气雾剂等方式灭蚊。

  ✍采用多种方式避免病媒生物。在家可挂蚊帐、安纱门纱窗避免蚊虫。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表面光滑的长衣长裤,必要时束紧袖领和裤脚口,在身体裸露的部位涂抹驱蚊灵、含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花露水等防虫剂,可用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杀虫剂浸泡或喷洒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远离野草、灌木丛,尽量不在草丛中坐卧、休息、逗留或晒衣服。

  ✍户外活动后及时检查身体。恙螨叮咬后会产生焦痂,部位常为会腋窝、腹股沟等隐秘处。

  ✍如出现大面积的红肿、不明原因高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高温

  高温是夏季严重的健康危害因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高气温环境中,或在强烈热辐射环境中活动,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容易引发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处理:及时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表现加重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体温往往在38℃以上。也可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处理:立即到医院治疗。如处理及时,数小时内可恢复。

  重症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常出现阵发性肌肉痉挛、体温急剧升高可高达40℃,或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昏迷等表现。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至70%。

  处理: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预防措施

  ✍进行户外运动时应避开正午时间,避免长时间的日晒。必须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太阳镜等,并涂抹防晒霜。

  ✍多喝淡盐开水、绿豆汤,多吃苦瓜、苦菜、西瓜等蔬菜水果。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选择衣物。建议选择浅色的、棉质的、透气的衣物。

  ✍安全提醒:注意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洪涝灾害

  沿海城市,夏季常遭受台风袭击。同时,夏季强对流天气容易产生内涝或海水倒灌。恶劣天气来势凶猛,范围广,破坏力强,除了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外,还可因引发洪涝灾害而产生相应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介水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以及病媒生物传染病等。此外,安置点居住拥挤,卫生条件欠佳,也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麻疹、肺结核等疾病。

  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霍乱、痢疾、甲型肝炎、血吸虫病等。

  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源性疾病等。

  病媒生物传染病:病媒生物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方式,传播一系列传染病,包括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脏手洗脸、不与他人共用毛巾,不喝生水、不吃死因不明的牲畜。

  ✍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垃圾妥善放置指定地点。

  ✍排除积水,填平坑洼,尽量避免赤足涉水。

  ✍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