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日前,尖草坪区总工会开展“送法到基层”活动,把法律讲堂开到工地,法律知识送到劳动者身边。(《太原晚报》8月8日)
基层一线是社会治理的微小单元,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基层治理,离不开法律保障。
基层问题看似简单,往往需要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有人不懂法、不学法,为了维权而违法,引发更大矛盾。送法下基层,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手中。在实践中,“送法下基层”活动也面临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基层群众的文化程度低等原因,法律的专业性和群众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法律普及性不高。另一方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群众往往得不到需要的法律知识和服务。
要想将法律宣传做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针对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可以制作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资料,帮助群众理解法律。其次,针对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举办各类针对性的法治讲座和培训课程,满足不同群体的学法需求。第三,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设立法治宣传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送法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最后,为增强群众学法热情,应创新法律宣传的形式。可以与文化单位合作,编排普法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宣传到位。
在送法下基层的活动中,可以培养一部分法律方面的“明白人”,让公众参与法律宣传中,将法律阳光洒向基层每个角落。
持续深入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将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