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中考、高考都已经落下了帷幕,考试压力过大或者考后过于放松,会使得考生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等待考试成绩、报考学校、等待录取结果这一系列事件对考生来讲都是应激事件,可能导致考生出现情绪波动。(《太原晚报》7月28日)
心病还得心药医,解决“考后综合征”,应该从心入手,在为考生减压减负、疏解情绪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增强抗压能力,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应当看到,“考后综合征”与学生对成绩的期望值和对未来的担忧相关。付出很多努力,如果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焦虑,产生挫败感和失望感。此外,考后把放松等同于放纵,通宵游戏,熬夜玩乐,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睡眠和休息不足,也会出现“考后综合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考前考后,家长都要注意并及时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参加户外运动或旅行聚会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
要正确引导孩子对待考试成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生的命运,努力比结果更重要,学习路漫漫,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赢得人生的大考。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考前减压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应对考试压力,释放心理压力。同时,开设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为未来的选择提供指导。
家长与学校也应加强沟通,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兴趣培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科学管理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考后一周到公布成绩后一周是“考后综合征”的高发时段,家长和学校要重视起来,张弛有度,综合施治,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