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做好哪些自我监测?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病,需要终身治疗。良好的治疗需要医患双方的配合,患者本身也是糖尿病治疗队伍中的重要一员,要想控制好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患者就必须学会自我血糖监测,血压,血脂和体重的自我监测及自我保健。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仪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快捷、准确、可靠,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患者随时了解血糖水平的好方法。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根据血糖浓度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和判断疗效。除了儿童、过度年老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应在家属帮助下先进行监测外,一般皆可自行使用。
血糖检测次数因人而异,血糖不宜控制的1型糖尿病及胰岛素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可测4-8次,一般选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睡前测定,必要时加测夜里2-3点的血糖,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4-8次。
血压监测
血压监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每天监测血压,如血压持续增高,要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血脂监测
血脂监测:采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四项,一律采用血清测定。空腹12小时(可少量饮水)后取前臂静脉血,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饮食习惯,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取血前24小时内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除特殊情况遵医嘱外,取血前最好保持平时的服药。除卧床患者外,一律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如果血脂正常,最好每年复查一次。
体重监测

体重监测:定期监测体重。建议至少每季度测一次体重。
测血糖9个小细节
1.彻底洗手后,不用消毒
用洗手液或肥皂把手彻底洗干净擦干,可以不用酒精消毒。若用酒精消毒,需等酒精完全挥发掉,否则残余酒精不仅会影响检测,渗入伤口还会特别疼。
2.采血首选无名指
手掌上的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在无名指末端。因此,测血糖首选无名指,无名指末端的血液相对更丰富,且感染风险低
3.采血选手指两侧最好
手指两侧的末梢神经分布稀疏,疼痛敏感性较低,扎手指两侧疼痛感更轻。
4.每次换一个采血位置。经常测血糖的话,要轮换采血部位,以免局部皮肤还没完全愈合又受创伤,疼痛加倍。上次采血的部位,下次要记得避开。
5.采血前,确保指尖血充足。采血前,让手臂自然下垂10~15秒,甩一甩、搓一搓手指,让指尖血更充盈。
6.选择能刺破手指的浅针采血笔通常标有1~5几个数字,代表采血针的进针深度,数字越大扎的越深。从“1"开始尝试,根据自己的皮肤厚度选择最浅的采血针。
7.止痛技巧:捏紧远端指间关节
采血时,捏紧远端指间关节(离指尖最近的关节),可以暂时减轻疼痛。这种止痛技巧,只有在选食指、无名指、中指测血糖时,才比较好操作。
8.血糖仪和试纸要配套
血糖仪、试纸要出自同一厂家、同一型号,配套使用,血糖值更精准。血糖仪要定期校准(具体看血糖仪说明书),血糖试纸不要超过保质期)。
9.采血后轻压创口
采血后,手指创口不能放任不管,要用消毒棉签轻压创口,不要揉搓,可以涂抹芦荟胶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