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热评

带量采购药品让红利落地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宋鹏伟 2023年04月06日 09:43

  4月3日小店区消息,为了切实提高群众用药水平、减轻用药负担,该区医保局积极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使药品价格大幅降低,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太原日报》4月5日)

  癌症靶向药集采后每粒均价由108元降为8.53元,降幅92%;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集采后每片由3.5元降至0.62元,降幅达82%……如此降价幅度,对于离不开药的患者而言,可谓获得感明显的好消息。

  这一切来自于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打个形象的比喻,作为药品消费大国,吃药的人很多,但都是零散个体,缺乏议价权,所以有关部门通过与药厂“灵魂砍价”,就为消费者拿到了“批发价”。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带量”,即消费量必须达标。道理很好理解,厂家只有在销售量达到合同用量后,才能够保持维持正常运转的利润。相反,如果价格谈好了,采购量却完不成,那么企业就没有动力和能力长期坚持下去,集采最终也不会成功。

  可见,虽然这是一个好政策——消费者花钱更少、厂家因销量大增且有保障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但如果在执行层面出现问题,改革的红利就难以兑现。简言之,就是这些质量好、价格低的药品能否顺利买到?事实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除了有利于解决“看病贵”、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促进医改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等好处,还可以净化医药行业生态。正因如此,当下重中之重是畅通集采药品进入群众手中的通道,推动相关政策顺利落地。

  对症施策才能药到病除。小店区在这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一方面参与药品集采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而且一些从前价格高昂的靶向药也被纳入进来;另一方面,通过预付金制度和集采药品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有力地减轻了医疗机构的负担,从而充分调动起医院的积极性,进而打通了药品集采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医疗机构参与进来。

  按照“十四五”相关规划,到2025年,集中带量采购将成为公立医院采购的主导模式。如何确保群众对质优价廉药品“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需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定期评估集采落地情况,不断细化配套措施,从而充分释放政策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