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文化会客厅 旅游集散地

央媒看太原 | 《人民日报》关注太原古县城“重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晓并 2023年03月20日 06:20

  “古县城”成了太原文旅新亮点。3月18日,《人民日报》第7版“传承之光”栏目以《古城“重现”,是这样干出来的》为题,关注古城保护和修缮中默默奉献的居民、文物保护专家以及当地街道、村委会工作人员。

  报道开篇,以电影《满江红》春节上映带火明太原县城切入,称元宵花灯会期间,古城18天接待游客68万人次。

  比故宫还“年长”31岁的明太原县城始建于1375年,坐落于太原市西南,以城中心的十字街为界,划出4个片区,分别是东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南街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墙被拆毁,城壕被填平,仅余下西、北两个城门以及少许断壁残垣。2013年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前,城内环境拥挤,道路破烂,污水横流。

  如今,以十字街为骨架的街巷肌理呈现明清县城风貌,18处挂牌历史建筑、31处文物保护单位诉说着古城的沧桑变迁。十字街上,各色商铺林立,游客熙熙攘攘。晋祠桂花元宵、花馍研习社、宝源老醋坊……小小的店铺大有来头,其中藏着20项国家级或省级非遗、12处独立的研学院落。城门口的地图显示,将来这里还会有国潮基地、文物大医院、博物馆等多个项目落户。

  古城是如何“重现”的?报道以“这是祖先传下来的‘宝贝’,可不能毁了”“再硬的馍馍片,含在嘴里泡着,也总有变软的时候”“它不仅展示着600多年来的明清县城风貌,更传承着2500余年的晋阳古城的历史文脉”三个部分,分别呈现了“重现”古城风貌的“人”和“事”。

  今年已经70岁的姚富生,出生、成长在古县城南街,经营自己工艺美术制品厂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家乡的文化价值。他走访城内老人,请他们回忆那些已经消失的建筑的形貌布局。1998年,他的工厂烧制出了500:1的“明清太原县城复原模型”。为了团结更多保护古县城的力量,姚富生发起成立了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收集的资料和自费出版的书籍,堆起来有半米高。

  2011年,太原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正式立项。工程规划的第一步是恢复城墙旧貌,拆除建在城墙、马道、护城河遗址上的现代建筑。姚富生的工厂,也压占了一段200多米的城墙遗址,他带头拆了自家厂房。工程建设指挥部收集过去的老物件,姚富生不仅将自己保管多年的4000多块城砖拿了出来,还陪工作人员一户一户登门劝说。现在挂在东城门上的“东汾聚秀”匾,就是这么找回来的。

  为古县城煞费苦心的,还有文物保护专家和当地街道、村委会的工作人员。

  晋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翔2017年刚调来时,古县城复兴工程正进入攻坚阶段。太原市政府做出决策,要将城内居民整体搬迁。想要转变一部分村民的思想,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再硬的馍馍片,含在嘴里泡着,也总有变软的时候!”工作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承包”三五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如果仅仅把这当成一项工作,是熬不下来的。得把这当成一种事业,心里有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感。”晋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艳峰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份赤诚,终于打动了古县城的居民们。2018年11月,最后一户人家也签下了搬迁协议。

  为了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修缮保护施工人员不敢用机械操作,拆除建筑全靠手工。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旧有构件,专家们每到一处院落,先去“翻垃圾”,每一块建筑垃圾都要“验明正身”后才能运走丢弃。

  2019年,古县城内主体建设工程基本完工。600多岁的古城“重现”眼前,与村民们记忆中的景象重叠在一起。

  如今,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进了位于古县城外不远处的新小区,不少人吃上了“旅游饭”,有的成了保安,有的当上了导游,有的开起了饭店。节庆活动时,“身怀绝技”的村民们还会受邀进城表演,又是一笔额外收入。晋阳风火流星、龙天庙会、二月二南街焰火习俗……在古县城里孕育、生长出的一项项非遗,依然滋养着古县城人的生活。

  明太原县城不仅展示着600多年来的明清县城风貌,更传承着2500余年的晋阳古城的历史文脉。报道还详细介绍了晋阳古城的特殊历史和明太原县城的来历,并对即将启动的晋阳古城遗址公园作出展望,称“只有游客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的文脉传承、与周边景观的紧密关联,古县城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集散地’的功能。”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