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街谈巷议

新春走基层

“12345”热线满载市民期待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郭晓华 通讯员 闫俊宇 2023年01月10日 09:54

工作中的李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滴!”1月7日8时许,“12345”热线话务员李丽,刚刚打开电脑系统,就听到耳机的来电音。鼠标上移,点开系统界面来电图标,通话开始。“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4年来,这句话她已经重复了上万次。

  “姑娘,我用手机进行养老资格认证,但人脸识别模糊,怎么都无法通过,这可怎么办?”电话那头,老大娘语气焦急。“大娘别急,您可以试着用一下后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拍得更清晰!”工作中,李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别看问题简单,对不熟悉智能手机,儿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却是个大难题。“姑娘,谢谢你,我试试看!”“感谢您的来电,请您稍后对我服务评价,谢谢!再见!”

  刚接完电话,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她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响起一名中年男子气恼的声音。“我们小区1月4日开始停水,这都4天了,还没恢复供水,实在影响生活,你们赶紧联系一下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对方语速很快,情绪激动,话语中满是愤懑,但并没有说清他所在的小区,以及停水的具体情况。“您别急,为了更好地帮您解决问题,请详细说一下您的具体地址和停水情况!”李丽语气平和耐心十足,先安抚对方,然后引导对方讲清关键信息。灵巧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对方反映的问题很快被记录下来形成“工单”。接着,“工单”将由转办回访部派单处理。

  李丽今年37岁,到“热线”已4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刚开始接‘热线’时,遇到一些市民的责怪,甚至谩骂,心里很委屈,还偷偷抹泪。之后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也调整了心态。试着换位思考,学会与他们沟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经过4年的磨炼,李丽不但很好地适应了这份工作,还带起了徒弟,教他们如何与来电市民沟通,如何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怎样引导市民获取关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傍晚6时许,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窗外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李丽抬眼看了一下今天的电话量,呼入总量显示“70”。

  “去年4月份电话量猛增,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接180多个电话,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连水都顾不上喝。那会儿有不少同事居家隔离,我们人手不足。不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大家都铆足了劲咬牙坚持,终于挺了过去。现在的电话量已经恢复正常,平均下来每天有七八十个电话。”

  李丽下班准备回家时,接替她上夜班的同事已经准备就绪。

  “热线”话务员是倒班制,7×24小时服务,365天不打烊,即使春节也不例外。李丽来“热线”四年,有两年的除夕夜都是在单位度过的。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感谢您的来电,请您稍后对我服务评价,谢谢!再见!”李丽离开时,热线呼叫大厅依然一片忙碌。

  满载市民期待的一通通热线电话,在这寒冷的冬日,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聚于此。受理、解答、转办、回访……“热线人”仔细聆听,耐心解答,将市民反映的问题,源源不断派往相关责任单位,督促问题解决,用他们的真情服务,温暖着这座城。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