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旅游

让多彩非遗焕发无限生机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张忠德 2022年11月16日 08:34

  11月14日,杏花岭区消息,该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布,古陶瓷修复技艺、涤荡丸制作技艺、如迪马头琴演奏传习法等15个项目入选。(《太原晚报》11月15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商品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甚至有的已慢慢走向消亡。因此,加强保护、传承和创新显得刻不容缓。

  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此次,杏花岭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布,涉及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15个项目,这些“非遗资源”,不只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还具备一般资源所没有的优势——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然而,入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只是第一步,加强保护、传承和创新更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挖掘潜力,活态非遗。在这方面,去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的广西柳州螺蛳粉最为“出圈”,引发众人极高关注,就是非遗当下活态传承的典范。比如柳州预包装螺蛳粉销售年收入达到1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已成为著名的网红产品,也凸显了一个活态非遗项目的适应性和存续力。这充分说明,非遗经济价值的挖掘潜力十分巨大,未来无疑会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强大内驱力。

  强化支持,传承创新。在保护抢救非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扶持办法和激励机制,如设立非遗创业基金、创业奖励资金等,通过“奖、扶”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提高非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非遗传承场所,保障“传帮带”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做好“非遗+”文章,与乡村旅游点、旅游企业等进行合作,通过发展非遗文创产品等方式发挥旅游推广效应。此外,广泛宣传非遗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不仅需要行政和财政的持续支持,还需要法律、科技等各项措施的环环相扣。可以说,只有不断激活非遗内驱力,才能让多彩非遗焕发无限生机。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