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秋分以后雪连天”,马上就要迎来秋分节气,秋天已真正来临。据统计,秋季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住院的人数是其他季节的2~3倍,我们该如何安稳度过呢?
糖友面临哪些风险?
血糖波动大
在天气突然变冷时,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抑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不易控制。
足部感染
一些患者在这样的季节里喜欢用热水泡脚、足浴,临床上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导致的感觉失敏,对温度的适觉出现异常,总感觉水温凉,结果自己的脚被烫伤还浑然不知,后因感染而造成糖尿病足,这是发生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呼吸道感染
秋冬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也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糖友抵抗力较弱,是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
泌尿系感染
秋季是泌尿系统感染高发的季节,糖友的泌尿系感染几率高于常人,特别是女性糖友。这是因为糖友尿液中有大量葡萄糖,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应该做好哪些防范?
控制饮食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控制总热量,清淡少盐;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吃动物性油脂,多吃蔬菜。在日常饮食当中,即使是粗粮也不能随意摄入,还是要按照食物总的热量,或者是碳水化合物的比重,合理进行摄取。
早睡早起
秋天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早睡早起。初秋天气变化无常,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最易感冒,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及时增减衣服,谨防感冒。
避免烫伤
每天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推荐长时间热水泡脚,洗脚前应该测试水温。糖尿病患者可能有神经病变,手足对冷热不敏感,不建议自己用手足去试水温,以免烫伤,温度计是最佳选择。切记不要泡太久,因为浸过水的溃疡更难痊愈,一般不超过5~10分钟。
适当运动
秋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机。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
勤测血糖
换季可适当增加测血糖的频率,若某次血糖偏高也不必太紧张,可通过测全天7个点的血糖(空腹、餐前、餐后两小时、睡前)来衡量血糖情况,不能凭单次测量结果便擅自调药。
防止干燥
秋季气候干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容易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但是挠破了伤口不易愈合,后果极其麻烦。因此更需要注意保湿,特别是小腿、脚部等敏感脆弱的部位,避免破皮、皲裂,洗澡、洗脚后,涂抹护肤乳。
愉悦心情
“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也就是说,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切忌暴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如果情绪波动会引起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还会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
学科带头人

王蔚
主任医师,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内分泌病区主任、医务处副主任。现任山西省医师协会肾上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山西省免疫学会第一届内分泌代谢免疫学委员会常委、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骨质疏松和骨矿盐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基层卫生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肥胖学组委员、太原市基层卫生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太原市医院协会副会长。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诊地点:府城院区
出诊时间:
周三、周五上午
周五上午骨质疏松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