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太原来了个“余超人”

来源:太原市人民医院官微 作者:陈睿婷 2022年08月16日 14:50

  2022年8月13日是上海市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余少卿出诊的日子,早上8:00余教授准时坐在诊室,他耐心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史、症状,认真进行检查、诊疗,态度亲切和蔼,技术精湛,深受患者的信任和赞扬。原计划门诊10个号,但诊室外还有没有挂上号的患者在等待,他们有的远道而来,有85岁的老人和1岁的孩子,有的跑遍了省城各大医院,才来到余少卿名医工作室。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余教授打乱了原有计划,一个个认真地看完才离开诊室,这时已经是中午11:00了。

  余教授看了看表,对身边的王海燕主任说:“门诊耽误了时间,咱们别吃饭了,先去做手术吧!”王主任二话不说,他们一起走进了手术室。第一台、第二台,做完后他们草草吃了一口已经放凉的盒饭,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三台、四台、五台,连着5台三、四级手术,犹如精雕细琢一般完美结束了。这样的工作节奏,要有超强的体力和精力,而他们早已经习惯了。

  其中一位来自阳泉的59岁女士,巨大颞骨骨瘤,余教授都说很少见。她曾辗转当地医院和省城多家三甲医院,都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患者非常的焦虑和痛苦。通过宣传媒体看到太原市人民医院有上海专家来坐诊、手术,她满怀希望来到耳鼻喉科找到王海燕主任,王主任为她进行检查后,将情况通过远程与余少卿教授充分沟通后,立即决定收入院给予手术治疗。因肿瘤位置特殊,极有可能与颅内和中耳相关联因肿瘤位置特殊,极有可能与颅内和中耳相关联,手术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余教授以他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一个半小时,终于将肿瘤完整地切除下来,手术非常成功。

  望着余少卿教授走出手术室的背影,王海燕主任忽然想起了一个词“余超人”——他不就是手持医者之剑为患者斩断病魔的“超人”吗?

  五台手术下来已经是下午6点钟了,余少卿教授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在机场他匆匆地吃了一碗山西的西红柿面,又飞回了上海。刚到家不放心骨瘤的手术病人,又用手机与王海燕主任了解病人情况,总结分析今天的手术,讨论如何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余超人”的一天。

  余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辛苦一点不要紧,病人不能等的!”。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工作在病人最需要他的地方。

  上海同济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余少卿名医工作室成立的2年中,象这样辗转多地慕名前来的患者有很多,比如家族性的鼻息肉、复杂鼻窦炎的兄弟俩,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等多项手术,开创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手术史上的第一次。名医工作室已成功开展难度较大的耳鼻喉头颈三四级手术102台次,让咱三晋老百姓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医疗服务,真正是“家门口的名医站”。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