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万花筒

情浓处,梆声远……

——博物馆里感受“戏曲摇篮”的魅力

来源:太原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09:39

  运城西里村元墓戏曲壁画

  新绛县北马王村北宋墓杂剧砖雕

  新绛县北苏村金墓乐伎砖雕

  新绛县北苏村金墓舞伎砖雕

  戏曲脸谱

  “形”“意”之间

  长治市区出土的唐代乐俑

  沉“晋”体验

  古往今来

  余韵绵长

  “梅花”争艳

  生旦净丑,一点一线里,斑斓着人生色彩;身台形表,一板一眼中,抖擞着民族风骨;唱念做打,一起一落间,传承着文明光华。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积淀,表达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博物馆,探寻开启“中国戏曲艺术故乡”奥妙的密码。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这片热土上,不仅有大量戏曲文物遗存出土,还保留着两千多座宋元明清时期的舞台,并“存活”着全国六分之一的传统剧种……它们是山西戏曲文化从孕育到壮大的实证。

  博物馆内的“晋韵艺苑”展,从文物、剧种以及名家名角等入手,梳理了山西戏曲的发生发展源流,让人直观地明晰了“中国戏曲摇篮”的“前世今生”。

  山西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歌舞百戏、说唱艺术。直至宋金元时期,山西南部地区杂剧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展览通过山西境内出土的大量乐舞陶俑,戏曲砖雕、石雕、木雕,以及山西各地不同时期的古戏台和戏曲题壁、戏曲壁画、戏曲碑刻等文物,让观众感悟到了山西人文底蕴的博大深厚。

  据统计,山西历史上曾拥有52个剧种,除了蒲剧(蒲州梆子)、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之外,还活跃着晋北的赛戏、晋南的锣鼓杂戏、晋东南的队戏以及任庄扇鼓、万荣青戏等古老戏剧形态,以及数十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秧歌、道情、落子、高腔、罗罗腔等。

  “山西戏曲”在不断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众多戏曲人才。从孔三传、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罗贯中、傅山到赵树理、墨遗萍、刘鉴三等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从侯俊山、郭宝臣、高文翰、王玉山到丁果仙、程玉英、牛桂英、郭凤英等名伶,“山西戏曲”可谓代有才人出……

  一支曲,情韵绵长,演绎世事风云激荡;一出戏,高山流水,倾诉人间喜乐哀伤……

  统筹宿晓健

  摄影贾鹏米国伟

  文字平原

  美编王金国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