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见证房颤治疗新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完成房颤脉冲场消融术

来源:太原市中心医院宣传中心 2022年07月28日 10:56

  53岁的曾阿姨出现发作性心悸一年多,最近3个月平均每3天发作一次,让她饱受困扰。在一次发作中,被确诊为阵发性房颤。曾阿姨慕名找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心内科府城三病区主任李润琴寻求救治。

  入院后,经心电监测、心脏彩超、心房CTA重建、实验室化验等全面评估病情,心律失常团队与曾阿姨及家属商议后,决定为她实施全麻下的房颤脉冲场消融术。

  7月23日,在科主任李润琴的带领下,心律失常团队为曾阿姨成功实施院内首例房颤脉冲场消融术,在大大缩短消融时间的同时,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

  术后,主治医生为曾阿姨安排了电生理检验,结果显示患者两侧肺静脉均隔离成功,治疗圆满完成。

  (PFA)脉冲场消融:未来导管消融新方向

  据科主任李润琴介绍,PFA已成为继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后的第三种房颤消融治疗的新方法。它主要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具有组织选择性,且采用非热能消融方式,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食管;二是放电时间短,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优势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还显著增加致残率、致死率,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脉冲场消融作为一种新的能量来源是一种非热损伤的消融方式,利用高电压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组织,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达到消融组织异常电信号传导的目的;脉冲场消融偏向于有选择性的消融目标区域的组织。

  所有细胞类型中,心肌细胞场强阈值最低,优先消融心肌细胞,从而保留了相邻组织。除此之外,脉冲消融速度快,常以微秒为单位甚至更小,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学科带头人

李润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心内科府城三病区主任,李润琴名医工作室,意大利托斯卡纳基金会马萨心脏中心访问学者、山西省医师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心脑血管慢病防治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治疗等。

  科室简介

  心内科府城三病区心律失常团队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器械植入治疗。

  科室现已常规开展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左心耳封堵术,各种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三腔起搏器(CRT/CRT-D)治疗心力衰竭、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猝死、植入式心电监测仪等治疗项目。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