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热评

用责任与爱填满老人的空巢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宋鹏伟 2022年06月29日 09:10

  “阿姨,我是学体育健康专业的,我想做咱们社区‘共享儿女’项目的志愿者,为社区的爷爷奶奶做些事。”6月25日,刚放假的大学生和玥向太原市尖草坪区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郝国英提出申请。至此,该社区的“共享儿女”志愿者增加到108名,该社区构建的“共享儿女”志愿服务模式也将开始在社区全面推广。 (《太原晚报》6月28日)

  既是自己爸妈的儿女,也是别人爸妈的“儿女”,这样的共享无疑极大地造福了养老事业,有力弥补了居家养老的短板。

  “共享儿女”只是借名,本质上说还是志愿服务。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些商业项目不同,它没有投资人,更不追求物质上的回报,实际上是一种公益行为。但有一点类似,那就是都盘活了现有资源,对接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对老年人来说,这些年轻人来家里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有助于排遣寂寞、增添生机;于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而言,这也是回馈社会、奉献价值的一种方式,对了解老年人群体和未来照顾自己父母也能积累不少经验。

  对全社会而言,这更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尝试。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老龄化程度呈现加剧态势。老人的基数增大,养老的各种问题就会日益凸显,为社会治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在已经突破1亿数量的“空巢老人”身上,很多问题十分典型。生活缺乏照顾自不必说,仅是孤独、失落、抑郁等精神问题就极大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按说他们是最该去养老院的人,但在物质条件、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加之床位数量有限,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老龄化更早、程度更深的日本,就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对象,面对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子女当然应尽到赡养义务,但现实是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年轻人可能要赡养四位老人。一旦遭遇重大疾病,那些既无时间又积蓄有限的年轻人,必然是捉襟见肘。因此,居家养老为主的现实下,必须发挥互助共享的作用,让家事变成大家的事。简言之,就是让尚没有养老压力的人参与进来,积小流成江海,形成养老合力。

  事实表明,时间银行、社区食堂都是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且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机会,有助于他们走出家门、互通信息、排遣孤独。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最大的问题就是志愿者数量不足,仅靠主动上门的志愿者恐怕力有不逮,服务时间也难以保证。同时,不同老人有差异化的需求,对于部分身患疾病甚至是失能的老人,还需要提供相对专业化的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一方面扩大志愿者的群体,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的付出有回报。譬如,许多70岁以下的退休老人,身体很健康,有时间也有意愿帮扶社区内的其他老人,就完全可以通过“时间银行”的方式让他们参与进来,将来也优惠享受他人的服务;对于部分身患疾病的老人,有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奖补方案,鼓励社区联系护工上门进行“一对多”服务。最后,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间纳入公职人员招聘考核体系,以及对部分人员惩戒的服务内容,从而鼓励更多人加入进来。

  养老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也直接体现着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水平。面对这一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唯有创新机制盘活资源,才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用责任与爱填满老人的空巢。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