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古交姚家社村:土地流转“金钥匙” 打开山村“致富门”

来源:太报全媒体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欣雨 通讯员 郎娟娟 2022年05月23日 09:24

  初夏时节,古交市原相乡姚家社村,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直通村里。路两旁的田地里,前些日子播种的玉米大豆已破土萌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两年得益于土地流转,我们的生活变化不小,村里环境变好了,我们手里也有余钱了。”村民张润平笑着说。

  狐爷山脚下的姚家社村,是原相乡最偏远的村庄,全村164户、374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定居,在村常住的30多人年纪普遍偏大。由于没有资源,多年来,种植和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因缺少壮劳力,许多土地一度撂荒闲置。从去年开始,原相乡负责人多次就村里的发展规划沟通座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定下了修通致富路、装上信号塔、产业来“造血”的发展目标。

  要致富,先修路。姚家社村进村路由于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村民颇有怨言。在乡里支持下,姚家社村多方筹集资金,用时不到两个月,一条平展展的柏油马路展现在村民面前。同步展开的是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以及“煤改电”工程,亮化村里主要街道……一系列的惠民实事,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让大家伙对村集体发展有了新期盼。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2800余亩的耕地,是姚家社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致富的“底气”。村口的田地里,村党支部书记冯庆庆和村企业家张海维仔细查看庄稼苗的长势。

  “今年我们引进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将玉米和大豆进行间作,实现土地增产、节肥、增效的目的。”空旷的地头,冯庆庆的声音格外清晰。

  去年,冯庆庆主动找到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张海维,合计将村中的1000余亩撂荒地流转,连片实施机械化玉米种植。“这样既能盘活闲置的耕地,让村民赚取租金,村民还可以以打工的方式,赚取佣金。”二人一拍即合。一年下来,收获玉米30余万公斤,产值43万元,村集体收入3.4万元。最重要的是,村民人均收入从5000余元,一下子提高到9000余元,几乎翻了番。

  今年,张海维增加土地流转面积600亩,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今年产量比去年还要翻一番。”张海维看着绿油油的庄稼苗,信心满怀。

  如今,姚家社村村集体账上有了钱,谋划着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前些日子,我们以古交智慧乡村建设为契机,为村里安装了联防联控视频监控系统,7个视频探头覆盖了整个村庄,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冯庆庆说。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