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加强疫情防控 杜绝随地吐痰

来源:健康界、遵义晚报 2022年05月12日 09:58

  新型冠状肺炎的流行,使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了,文明程度提高了。

  人们知道,在患呼吸道传染病,如感冒时,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咳嗽时,要用胳膊挡住口鼻;咯痰要将痰吐在临近的厕所中,然后冲水将痰冲入下水道,若在外面,也要吐在手纸或湿纸巾上,包好后可放入干垃圾类。

  随地吐痰看似只是个人的私事,但是如果不管住自己的“嘴”,随地吐痰不仅仅表现为人员素养低下,还会让“痰”继续成为病毒传播的“介质”。

  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痰中的存活时间,比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还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与危重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说,“尽管目前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但是预防交叉感染,不要随意吐痰、不要乱扔分泌物废弃物也是必要的。”

  痰是肺泡、支气管和气管的分泌物。正常人呼吸道内分泌物很少,只有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分泌物才会增多,痰量也就增加。呼吸道在健康状态下也会产生痰,一般为无色透明或淡淡的白色。当呼吸道出现炎症时,由于大量炎症细胞的死亡造成痰的黏稠度增大,同时由于大量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使得痰呈现绿色、黄色或铁锈色等不同颜色。这时的痰里可含有各种病理成分,如细菌、病毒、寄生虫、血液、肿瘤细胞等。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通过痰的性状和颜色,可以帮助诊断疾病。例如:

  透明、白色或水样痰:可为病毒、过敏反应或各种刺激因素所致;若白色泡沫样黏液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大量的白色泡沫样痰是肺泡癌一种少见但是具有特征性的表现。

  粉红色泡沫样痰:常见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者。

  红色或棕红色痰: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支气管结石病人。

  铁锈色痰: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病人,但是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后目前已经很难见到。

  红棕色胶冻样痰:常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吸虫病病人。

  腐肉样红冻痰(巧克力色痰):常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病人。

  黄色痰:说明有炎症存在,常见于肺脓肿(痰量多)、支气管扩张、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以及空洞型肺结核病人。

  棕色痰:常见于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

  痰栓或管型痰: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肺嗜酸细胞增多症者。

  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就是说咳嗽的时候没有痰,但仍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若是感染性疾病,将痰进行涂片、染色,可以发现痰中有大量细菌。革兰氏染色法可检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等;抗酸染色可检出结核杆菌。

  这些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痰中能生存很长时间,成为传染病的源头之一。

  结核菌在痰中的生存能力很强,在阴暗角落里可以生存6~8个月,在6~10℃环境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之久,在阳光直射下也能活一天左右。而在痰干燥之后,被风刮起,其可形成4~5微米的尘埃在空中漂浮,这种尘埃飞沫若被健康人吸入,就会感染肺结核。

  此前对冠状病毒的研究显示:在室温下,病毒在铝、木材、纸张、塑料和玻璃等多种材料上存活4~5天;在室温条件下,冠状病毒在人的粪便和污水里,至少能生存1~2天;低温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能增加它的“寿命”。

  鉴于此,对新冠肺炎病人的各种排泄物,如痰、鼻涕、大便、呕吐物等,都要专门处理,彻底消毒。

  一般情况下,医疗废弃物只需要一层打包,而出自“新冠”隔离病房的医疗废弃物前后要穿三层“衣服”。每袋医疗废弃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封条上要详细记录医疗废弃物的类型(感染性)、产生的科室、时间等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在封条上特别标注“新冠”字样。最后送进焚烧炉进行两级焚烧,第一次是950度焚烧,将医疗废物分解成烟气,然后进入二燃室1150度焚烧,可以让分解后的烟气燃烧得更加充分。两级焚烧程序完成后,还要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01不随地吐痰,增强清洁意识

  爱护环境,人人都是责任人,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清洁、卫生、健康的环境之中,不随地吐痰只是你的一个动作,但是却能够影响一片地方,只有不断增强清洁意识,才能够逐步地改变这种陋习。

   02不随地吐痰,传播文明理念

  不随地吐痰其实是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能够从自己做起,能够让自己成为更多人文明行动的“带头人”,这就是一种言传身行的文明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文明生活成为一种状态。

   03不随地吐痰,做文明“抗疫”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随地吐痰不是小事,相反在文明“抗疫”的过程中,在今后的生活中,这些你眼中的小事小节可能就是战胜疫情、战胜各类病魔的关键。

  因此,不要忽视这个小节,更不能置之不理,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坚决杜绝随地吐痰的行为。‍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