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新闻纵横

迎泽区新南二社区获中宣部表彰

文化活动火起来 居民日子嗨起来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侯慧琴 2022年04月29日 08:52

  “咱社区被中宣部表彰啦!”连日来,这一喜讯在老军营街道新南二社区传递。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刚刚发布了《关于表彰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决定》,新南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先进集体,这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南二社区曾荣获过“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感受过该社区文化活动的人,纷纷被“实力圈粉”。

  讲“活”“微党课” 传递正能量

  “1938年,我母亲当上稷山县牺盟会妇救会秘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妇女抗日,做军鞋支援前线。在反扫荡中,母亲被日寇抓捕。审讯中,她从容应对、机智巧辩,经地下党营救免遭更大灾难……”年过八旬的吕良老人,讲述着母亲的故事,句句深情。随着讲述,这个革命家庭的故事也徐徐铺陈在大家脑海中,让人难以忘怀。

  这是新南二社区的“微党课”。新南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位于迎泽区文源巷。穿过一层宽敞的办事大厅,宣传文化室、市民教育室、党员教育室、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依次分布。

  党员教育室“红色主题”显著。社区坚持“开门办党课”,老革命、学校教师、党员都可以在这里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谈谈对党的理论的理解。除了党员,普通居民也可“推门参加”“开窗听讲”。“看一节红色电影、听一段讲话原声、讲一个党的理论、谈一下认识感悟、唱一首爱国歌曲、写一篇强国金句”活动丰富多彩。

  此外,该社区还组建了红色故事宣讲、烈士家书诵读、革命歌曲传唱、革命精神宣讲、“老班长”故事宣讲、红领巾“小喇叭”宣讲等6支宣讲小分队,开设“庭院党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有“档次” 文化结硕果

  “暖风拂柳柳如烟,碧水行云云影闲……”一摞摞诗刊摆在社区图书室,随意翻开一页阅读,诗意流淌而出,这是新南诗社的活动结晶之一。

  “上班时我就喜欢写东西,但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诗歌格律。在新南诗社,跟着张老师,我才知道了啥是格律,该怎么用。谁说我们老年人退休了只能看孙子、晒太阳,在诗社,我们个个是诗人,从生活中寻找诗意!”4月27日,75岁的孟润生说。

  他所说的张老师正是新南诗社的创始人之一,目前已年近九旬的张志中。2010年,离休老干部张志中、杂志副主编董威威看到社区缺乏文化活动,与社区主任商议后,依托社区办起诗词班和书画班,由张志中为大家义务讲课。2013年3月,又成立了新南诗社。每周定期学习、作诗、交流,诗社从只有几人,到现在已有上百名成员。既有退休干部、教师,也有家庭妇女。一位奶奶辈的成员说:“原来只知道整天围着锅台转,自从参加了诗社,脑子里不再只是琢磨买什么菜,就连做饭也能想到作诗!”

  曾担任省文联《火花》月刊编辑和记者,以及《九州诗文》副主编、副社长的董威威擅长写小说,但对格律诗基本是外行。办起诗社后,跟随张志中一路学习,她学会了写诗、词、曲。最近,她的《董威威诗文集》将付印,其中仅诗词曲赋就选了500余首。“在诗社,我们找到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现在的新南诗社,包括青峰诗社、新南三立书画院、新南艺术团,并先后出版了10期《心声》诗刊,96期《新南微刊》,22期《青峰微刊》以及21期《新南三立书画微刊》。

  “诗社既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通过诗词曲宣传真善美,净化人们的心灵!”对此,新南二社区党委书记王慧娟高度赞扬。

  社区巧“搭台” 居民来“唱戏”

  优雅的长裙、长长的黑辫子,杨杰看上去怎么都不像一位63岁的老人。“是跳舞发掘了我的潜力,让我心态更年轻!”杨杰天性喜静不喜动,刚退休时,她更喜欢独自在家待着。看她不出门,闺蜜李桂梅拉着她去跳舞。李桂梅是社区舞蹈队队长,义务教大家民族舞已多年。

  刚开始,杨杰只是跟着大家瞎比划,跳了半年,她突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是喜欢舞蹈的。跳舞让她更加自信,也找到生活中新的乐趣。现如今,杨杰已是舞蹈队的“实力担当”。

  而杨杰和李桂梅不光爱跳舞,她们还喜欢唱歌,声乐老师正是75岁的邢玉珍。“邢老师自己唱得好,教得也好!”听着大家的称赞,笑眯眯的邢老师连连摆手。 “唱歌是人的天性,我只不过帮大家组织和整合一下。”邢老师曾接受过专业声乐学习,在省直机关系统也颇具盛名。从2003年开始,她义务教授居民唱歌。她既是老师,也是合唱时的指挥,虽然忙得团团转,但看着大家在歌声中找到快乐,邢老师也因此而开心。

  社区有位阿姨常年伺候老人,有时候心情不免郁闷,就跑到邢老师的合唱团唱歌。唱着唱着,紧皱的眉头舒展了,那些郁闷也随之排解。对此,85岁的丁士翠很有心得。她面色红润,一脸豁达地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从医学角度来说,唱歌既抒发情感,对肺部也是很好的保健,非常快乐!”

  合唱团不仅在社区活动,还常常走上全市的舞台去传递快乐和热情。

  天天有排练 月月有讲座

  在该社区,这样的群众性文体队伍共有10支。新疆舞团、马姐模特队、葫芦丝社团……社区提供场所和便利,居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参加。从周一到周五,社区里丝竹音乐、诗词吟诵声不绝于耳,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活力。

  此外,社区每月都开展国学、民俗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讲座,并开办周期性的茶艺、瑜伽、沙画、书法、插画等课程。社区还积极挖掘辖区资源,联合太原电影公司打造红色电影基地,每年为居民放映红色电影5场次,观众累计达2000余人次。

  距离社区办公室几百米开外便是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为了提升青少年道德修养,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从2014年起,社区还每年组织两次青少年“道德银行”活动,每次活动9场,每年共持续2个月。青少年志愿者既帮助了弱势群体,又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心灵成长。国学历史知识、防暴恐知识、心脏复苏急救、国防教育、心理疏导知识……“道德银行”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

  “春联万家”文化惠民、年俗非遗文化展、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敬老……社区还利用民俗节日,传承传统文化,传递温暖亲情。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社区开展亲子互动、“时代新人”歌曲合唱、好书分享会、创文明城市诗词展、妈妈故事汇、诗歌朗诵比赛……大大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

  “在家门口就能参加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幸福感满满的!”居民马密芬脸上都是自豪。

  “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如今,我们获得了荣誉,但绝不会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努力,今后多角度创新服务,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以满足不同文化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社区党委书记王慧娟表示。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