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头条

工业反哺带动乡村振兴 中下温村特色发展风生水起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王勇 2022年04月16日 06:32

  治理村子、开办厂子哪个更难?“治理村子!”曾经一心扑在工厂的青年企业家,如今在尖草坪区中下温村成了“当家人”的王晓刚回答。

  尽管建材厂办得红红火火,也考虑到治理农村可能面临重重困难,但王晓刚还是更愿意将心思放在村里,把从厂里赚来的钱投在生他养他的地方。

  乡村振兴正当时。这几年,中下温村的产业旺了、村庄靓了,村民的生活“有里有面”,村子的发展风生水起,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特色产业:为富裕增添底气

  沿滨河东路向北驶入阳兴大道,路好,行驶极为顺畅。道路两侧的田野里,绿意萌动、农机轰鸣,一幅人勤春早的景象。

  挑帘走进中下温村的樱桃大棚,浓浓绿意扑面而来。王晓刚正在查看长势,虬曲的枝条上,粉白的花朵簇簇相拥,“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俄罗斯8号’,比车厘子更大更甜,4月底就能上市。”

  不光有樱桃,在中下温村,大棚里的水果一年四季不断档,蟠桃、无花果、火龙果,还有各类蔬菜“轮番上阵”。来到村里,游客随时都能体验采摘的乐趣。

  大棚所在之处原本是60多亩的玉米地。2016年年底,王晓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第二年,他个人出资2000多万元,成立了景盛鹏飞农业科技园,建起了26个农业大棚。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地的收益从种玉米时的不到500元涨到了1700多元,村民实实在在受益。

  工业反哺农业,王晓刚不仅出资金,还出资源。大棚供热用的是取自建材厂的蒸汽,实现了一产和二产之间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

  乡村振兴首先要有产业打底。在王晓刚看来,利用城郊农业的区位优势,搞特色种植是个突破口。他说:“特色种植能给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会引来人流,有了人流就能带动乡村旅游。再加上毗邻太原市北部现代农业园的独特优势,村里的农旅产业大有可为。”

  人居环境:有颜值更有气质

  正晌午,艳阳高照。绕村里走一圈,近观眼前,白墙灰瓦路平展;登高远望,绿树山峦映汾河,身处田园的舒畅心绪顿时满溢。

  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产业,人居环境、文明乡风也得搞好。”王晓刚说,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大伙儿由“看”到“干”,拿起扫帚铁锨,清理杂物、清扫院落、植树种花,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王晓刚的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也是当年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利用开办建材厂的优势,中下温村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集中供热的村,村民早早摆脱了煤堆污染的困扰。工业反哺农业,父亲对王晓刚的影响不小。

  如今的中下温村,街面干净整洁,大小街巷绿化亮化全覆盖,植树种花数千株,村子有颜值更有气质。这样的美丽蝶变,也悄然发生在寻常的农家庭院。

  来到村民王功的家,窗台上的鲜花争奇斗艳,屋内拾掇得干净利索。“村里那么干净,咱家也不能落后呀。这几年,村里环境变化太大了,不说别的,就说这改厕,院里的厕所贴了瓷砖,装了暖气,旱厕变水厕,干净还暖和,这都是好政策带来的福啊。”王功乐呵呵地说。

  有山有水、有楼有院,这些让城市人羡慕不已的稀缺资源,已经融入了中下温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现在,农户争当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的氛围更浓了,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村里的“中国鼓乐文化传习基地”,成了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大型表演。

  乡村治理:强机制激发活力

  中下温村有农业人口440人,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远高于周边其他村。中下温村的女人干净利落,男人吃苦能干,这在向阳镇是出了名的。

  朴实上进的民风与党员干部的带动、积极有效的治理密不可分。近几年,中下温村探索尝试“党建引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即由村“两委”领办创办合作社,村集体与合作社融合发展,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

  在这样的思路下,村“两委”首先想到了盘活闲置宅基地,将其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朴院,中下温村打造的农家小院样板。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和资源,一处风格独具、以中医养生为特色的农家小院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此一探究竟。

  样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不少村民由质疑观望变为心服口服。村民王志主动出资打造自家老院,开了一家生态饭庄,准备跟上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干一场。目前,中下温村已经打造了8个特色独具的农家小院,还有3个生态农家饭庄。这项工作还将持续下去,让闲置资源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

  与此同时,村里还将与山西省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打造网红小院和小吃街,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延伸壮大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前期探索尝试的基础上,今年,中下温村“村社合一”将有新“动作”。王晓刚说:“村‘两委’将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项任务就是种植30亩水稻,由我来捐资启动,这也是工业反哺带动乡村振兴的又一次尝试。”

  短评

  以实干塑造乡村振兴新风貌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突出强调,要“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声势、见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的目标。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实干作答。中下温村围绕“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将治理企业的实干作风带到乡村治理中,“真刀真枪”干事,将热爱家乡的情结转化为行动,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气象、新风貌,实干经验值得借鉴。

  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方能见到实效,乡村振兴才有新风貌。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要着力做好“特”字文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根本,要通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等,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既要文化塑形,也要精神铸魂;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关键,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要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要让农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为农民而兴”,就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实干精神奋力塑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新风貌。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