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太原新闻

瞄准“双碳”目标 政协委员积极发声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郝晓炜 阎轶洁 张波 2022年02月25日 07:58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着力突破重大关键能源技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9%,“双碳”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多位委员为促进我市实现“双碳”目标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席林红:助力我市工业企业转型

  太原作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能源使用和消耗占碳排放的90%以上,因此,如何实现企业的低碳转型与发展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市用能企业普遍存在能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管控手段参差不齐的现状。

  建议能源管理部门建立全市能源管理专家库,政府买单,组织专家团队为用能企业上门服务、系统诊断、指导改进,并结合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写节能降耗的一系列办法,强化现场监督检查与考核,促进企业自查自纠、自我改善。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鼓励相关专业人员考取相关认证证书、持证上岗;鼓励企业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待遇。

  市政协委员吕春祥:严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招商关

  我省作为碳排放大省,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挑战巨大。我市应当发挥好省会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压减落后产能,为全省作出表率,为顺利完成“双碳”目标提供政策保障。尽快编制我市碳排放清单,预测碳达峰的峰值,明确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时间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方案,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

  建议严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招商关,对新建项目实施低碳准入政策,确保重大高碳排放项目实现低碳排放或减碳技术达标;对投资项目的能评中加入碳评估内容,通过合理控制新上项目、产能置换、能耗指标置换等方式实现增减平衡以及能耗强度进一步下降,达到经济增量、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

  民革太原市委员会: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十三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主题,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太原的省会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我市要抓住机遇,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面推动太原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建议继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在“治污、控煤、管车、降尘”上下功夫;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探索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在我市南部综改区、北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谋划建设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围绕“六新”抓项目、建生态、优服务、定标准,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制造、新材料、高新技术四大产业主攻方向。积极发挥科技效能,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绿色低碳社区示范工程,提倡绿色出行方式,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城市双修战略。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的一流创新生态。

  九三学社太原市委员会:促进钢铁企业碳达峰

  太钢集团是我市钢铁行业的代表,如何实现碳达峰是太钢集团绕不开的挑战。通过多年来推进实施绿色发展,太钢成为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和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绩效A级企业。但是与国内一流的低碳钢铁企业尚有一定差距。当前,太钢集团的“绿色低碳”工艺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时期,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将迎来重要窗口期。政府应提前布局,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低碳发展倒逼能源消耗大户深化供给侧结构调整,确保我市稳步实现“双碳”目标,在第四次能源革命时代占据战略新高地。

  建议用政策支持促转型,制定合理的考核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制定政策鼓励太钢集团增加低碳原料用量,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快氢能战略布局,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钢铁企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协同电力机构,帮助太钢集团提高绿电使用比例,减少碳排放;整合形成碳源回收专有技术,形成并推广CO2高效回收示范工厂,推进国土绿化工程,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细化钢铁碳排放监管机制,减少能耗。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