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万花筒

—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探寻

文明的“温度”

来源:太原日报 2022年02月18日 10:34

  追寻文明足迹

  鹿角(旧石器时代)

  敛口斝(新石器时代)

  石灯(北魏)

  琉璃仪仗俑(明代)

  铜列鼎(春秋)

  玉鹿(西周)

  石器房址模型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

  天王俑(唐代)

  “触摸”历史

  传承文明

  展览都是向人们讲述着一些故事。许多故事总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很久”有多久?这次,是从人类文明起源说起。讲的是三晋文明衍化的故事。

  早期智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东亚现代人本土起源的新证据;先民养蚕缫丝、烧制彩陶、构筑居所、采铜冶炼的片段;赫赫晋国霸业,泱泱秦皇汉武的历史脉络……壬寅年初,山西考古博物馆为你开启了探索历史印迹,寻找人类社会文明的考古之旅。

  “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单元,用387件(套)出土文物,将历史纵轴从西侯度遗址展现至明清时期。这些考古发现,阐释了山西全境中原化的历程,讲述了三晋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

  延伸了历史轴线西侯度遗址年代学研究表明,早在243万年前山西已有早期人类生活,这一结果比原先的认知提早了60多万年。

  增强了历史信度距今7000年~3300年,我们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在黄河中游地区率先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建筑工艺;开启了冶金术的中原模式……这些展览,有力地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丰富了历史内涵商代采用“方国联盟”的国家形式。周代实行分封制。秦汉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创立。新的考古发现,使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历史内涵愈发丰富。

  活化了历史场景北朝至明清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互鉴,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展览以生动的场景复原,为观众展示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画面。

  文物是历史,是脉络。实物、图片、文字……带我们穿越时空,找寻文明的内核。

  考古是寻根,是问祖。过去、现在、未来……一辈辈人的坚守,让“有温度”的三晋文明,代代相传。

  统筹宿晓健

  摄影宿晓健贾鹏米国伟

  文字平原刘敏

  美编王金国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