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伤害的不止是眼睛

来源:光明网、澎湃号 2021年12月24日 17:38

  手机或平板电脑真的是哄娃好物吗?会不会对孩子有害?

  在“低头族”越来越低龄化的今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儿童健康的不良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影响眼睛发育核视力

  看多了电子产品最先伤害到就是眼睛。

  孩子刚出生时眼睛眼轴较短,角膜弯曲度较大,这使孩子的眼睛在六七岁前处于远视状态。此时如果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眼睛长期疲劳,会使孩子远视状态提前结束,过早成为正视眼,并逐渐向近视眼发展。

  孩子在6岁前因睫状肌较敏感、晶体清澈、黄斑部叶黄素量不足,对电子屏幕产生的蓝光无法很好的“阻挡”,从而使蓝光更容易伤害视网膜。

  掌上电脑多采用亮度显示屏且不断闪烁,使用时瞳孔会不断收缩适应光源变化,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会保持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变成真性近视。

  除眼部发育不足,造成孩子过早出现视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手臂短,支撑力不足,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可能只有15至20公分,持续长时间观看视频,可能会造成眼睛肌肉疲劳,影响视力发展。

  而且,近视发生的年龄越小,越容易造成高度近视,进而可能引发视网膜剥离,青光眼,黄斑部病变等合并症,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失明。

  所以,尽量不让年龄较小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大一些的孩子在使用时要注意限定时间,每天最好不超过1小时。同时,注意将其亮度调节到合适程度,并保持良好坐姿,保持40至60厘米的阅读距离。一旦发现孩子有视物模糊迹象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影响脑部发育

  太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容易使他们注意力下降、认知力延迟、学习能力下降,变得容易冲动以及缺乏自制力,常表现为易发脾气。

  屏幕看得越多,越容易影响婴幼儿的早期语言发育。如果屏幕使用质量的提高,如看高质量的早教片或与父母一起观会抵消一些屏幕观看时间过长带来的影响。

  辐射

  任何电子产品都有一定的辐射,虽然辐射量不大,但对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大脑与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中,较成年人来说更容易受到辐射影响。

  肥胖

  研究发现,长时间玩手机和电子游戏等,会分散进食时的注意力,让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从而摄入多余热量,囤积脂肪。

  除此之外,因沉迷电子产品而“放弃”出门玩耍、运动等,也会引发肥胖。

  儿童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肥胖的发生率会提高30%,而肥胖又会诱发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

  剥夺睡眠时间

  有调查显示,经常玩电子产品的儿童群体中,有70%面临睡眠不足的问题,而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上瘾

  电子游乐产品易产生“成瘾”机制,如果学龄儿童沉迷于其中,慢慢上瘾,难以戒除,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会产生厌恶感。

  精神问题

  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使孩子患忧郁症的几率增加,还可能诱发焦虑、注意力下降、自闭症等精神问题。

  虽然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的研究还在不断的更新,但屏幕伤害眼睛却是实打实的,所以正确使用屏幕、让孩子少受到伤害,还是很重要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宝宝在18个月大之前不要接触屏幕;

  2~5岁之间的儿童每天可以观看不超过1个小时的高质量节目,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家长应当陪同观看;

  对6岁以上儿童的屏幕使用也建议做出一些限制。

  ●更有专家建议:

  3岁之前,不建议使用屏幕。

  3到7岁:1天最多0.5到1小时。

  7到12岁:1天最多1小时。

  12到15岁:1天最多1.5小时。

  对已经有屏幕“依赖症”的孩子我们可以慢慢调整,不要一开始就使用粗暴的方式完全让孩子不看屏幕,我们可以循循善诱,慢慢减少孩子看屏幕时间。

  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手段,例如:孩子房间内不要有电视;不边吃东西边看电视;大人以身作则,先放下手中的手机,并增加亲子互动时间,让孩子养成固定运动习惯,让生活中不只有屏幕。

  国家出台的未成年游戏使用时间规范,一周只能玩2小时,这其实是帮助孩子摆脱屏幕依赖的一个很好方法,当不能玩游戏后,孩子可以走出房间,去玩篮球、足球、网球等户外运动,摆脱被被电子产品支配的时间。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