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头疼脑热就住院 隔三岔五去检查

过度寻医问诊 陷入心理怪圈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张慧 2021年12月23日 09:34

  一次小小的感冒,就要住院,做遍全身检查。12月16日,家住下元的王先生谈起自己的家事异常烦闷。原来,王先生的父亲对于身体健康极其看重,只要身体稍有不适就往医院跑,一天提心吊胆,就担心哪儿不舒服。“我爸一天折腾,今年已经陪他住院三次了,这不,这两天有点感冒不舒服,又去医院做了一次全身检查。”

  在采访中,像王先生父亲这样过于关注身体健康的市民并不鲜见,不少老年人、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对身体病痛的态度,超乎寻常地关注,甚至到了草木皆兵、愁肠百结的地步。

  头疼脑热就住院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在69岁的王大爷眼里,家里桌子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的三七粉、葛根粉、绞股蓝、左归丸等药物,却是十足的宝贝,“这些都是救命药,对身体只有益处,没害处。”

  王大爷喜欢自开处方,随意吃药,对去医院输液更是格外热衷。用儿子王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头痛脑热要去医院走一走,反正隔几天就得去医院见一见医生,否则总是不安心。王先生直言,其实自己父亲身体除了血脂高、膝关节磨损比较严重外,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2020年年底那次战友聚会后,让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了怀疑。缘由很简单,他的一位老战友身体素质好,作息规律,无不良嗜好,一体检就是胃癌晚期。自此父亲认为头疼脑热就是大病的征兆,非得去医院做全身检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于王大爷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并不少见。12月17日,家住金刚里的刘女士提起自己的母亲时,气不打一处来。原来,她的母亲过于热衷于去医院做CT,“一年做了7次。不夸张地说,以前我妈就是流个鼻涕,也非得让我拉她去医院做回CT”,刘女士表示,母亲对于去医院几乎心存执念,“我不领她去,她就和邻居说我舍不得花钱给她看病,不孝顺。”尽管担心CT检查有辐射,但不愿让母亲不高兴,刘女士和妹妹带老人多次做CT检查。好巧不巧,今年11月份,母亲被诊断出了乳腺癌。刘女士怀疑这与母亲反复做CT有关。

  过度问诊亲人累

  没病当成有病看,小病当成大病治,过度问诊的背后,是人们花钱买心安的一种精神需求。其中,老年人较多,但不乏中青年人。

  家住和平路的左先生的儿子时常感觉胃痛,总怀疑自己患上了胃病,隔三岔五要求去医院检查幽门螺旋杆菌,说是害怕癌变。左先生表示,因为孩子十分害怕患病,对去医院几乎产生了执念。46岁的吴大姐,患高血压已有9年。这几年,通过一系列治疗后,体征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即便如此,她也要每三个月去医院检查一遍,美其名曰为“防患于未然。”今年37岁的詹女士,患糖尿病有5年。对于血糖的控制,也一向保持得很好,即便如此,詹女士还是要求每半年住一回医院。对此,家人好言相劝,但是根本不起作用。詹女士表示,“身体好不好,你们说了不算,医生说了才行。”

  热衷问诊的背后,是家庭的苦不堪言和医疗资源的挤占。采访中,有些家属表示,为了满足家人的心理需求,不得不经常请假,陪家人去医院,看病检查住院, “心情烦躁时,也会产生争吵。”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则表示,有些人长期问诊,不仅对自身健康没有帮助,同时占用了医生的出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

  平和心态保健康

  对于一些人过度问诊的状况,太原市精神病医院专家张涛表示,这种情况很多见,一方面是人们焦虑自身状况,一方面是担心日后拖累家人,心里放大了一些躯体不适感受的折射。张涛解释,人们之所以变得敏感多疑,个性特征与生活环境改变是关键,如性格‘易感’、身边人患病、伴侣关系不和谐、与子女互动情感交流少、内心缺乏安全感,都可能导致出现疑病症焦虑,陷入夸大疾病的心理怪圈。

  如今,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对健康都很关注,通过各类媒介了解一些病症后,难免会出现“对号入座”情况,这很常见。“一些人多次挂专家门诊、反复化验检查,虽然各项指标都正常,却很不满意,坚信自己有病。实际上,这些人是被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所困扰”,张涛表示。对此,太原市精神病医院系统式家庭治疗师齐靓则表示,老人频繁看病,深层次表现的是他们对亲情的渴求。作为儿女,需要做到平时多和父母联系,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既能缓解老人的焦虑,也能表达对家人的爱,一举两得。

  采访中,两位心理专家表示,“人们关注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加强体育锻炼,培养乐观个性。同时,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培养兴趣爱好,主动参与人际交往、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健康的体魄。”

  短评

  心静则益康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是人的本能。但是,成天拿着检查报告单,要求医生帮其排除某种疾病,即使被告知没有问题,仍然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就是焦虑了。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生老病死就和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一样,都是自然规律,任何力量都不能与之抗衡。人们与其焦虑紧张,陷入过度担心或极端逃避,还不如泰然处之,做到疾病袭来心不忧,坦然面对每一天。通过音乐、健身、读书、养花等兴趣爱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过好当下每一天。

(责编:鄢妮)